雖然2001年我開始接觸媒體,之後也不斷關注媒體理論,但2005年以來是我最係統學習和研究傳媒的階段。為豐富我的傳媒知識結構,並增加對傳媒的了解,導師劉習良老師(原國家廣電部副部長、中國廣播電視協會副會長)不僅推薦而且還直接提供一些最新的傳媒著作,甚至找出自己多年以來收集的剪報資料供閱讀使用。第一次和導師麵談該選題的時候,導師就指出:“該題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但也有較大難度。”事後證明確實如此。期間,導師以其豐富的傳媒管理工作經驗就論文的修改提出了中肯的建議。我還記得一次去拿論文修改稿的日子,地點是在北京的一家醫院。那時師母因病住院,需要動手術。在一個特殊的地方見到導師,我有一種異樣的感受。我能十分明顯地感到導師的憔悴和憂心。我甚至覺得在這段時間把論文提交給導師本身就是不近情理。記得當初給導師稿子的時候,他隻是說家裏有些事情忙不開,需要些時間才能修改完稿子。沒曾想在那天見麵的時候,他還是給了我詳細的論文修改稿。回顧這段日子,在默默地祝福導師和師母健康的同時,也由衷地感激導師:他的教誨,他的風範,他對學生的包容和鼓勵……所有這一切,我將一生銘記。

要感謝曹璐教授、張振華高級編輯、成美教授、陳作平教授、陳衛星教授、吳水平教授、陳富清高級編輯、陸地教授,他們不吝賜教為本書寫作提供了有益的參考,也為我進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努力的方向。雷躍捷教授、王曉虹教授、初廣誌教授的課程是我的博士研究生選(必)修課程,那也是我的一段愉快的學習經曆。

要感謝趙月枝教授和闞兆江主任。在趙老師主持的傳播政治經濟學工作室的學習經曆同樣構成了我博士階段重要學習的一部分,也深信此將長久地影響我未來的研究議題。中央電視台的闞兆江主任是一個言語不多但思維敏捷、工作嚴謹的電視一線傳媒工作者。2001年的時候,他以自己的經曆給予了我最大的鼓舞,讓我充滿信心地走進並觸摸到電視本身,去掉了對這個行業起初的距離感,並同這個群體結下了珍貴的友誼。

特別感謝我院院長高慧燃研究員、社會學係主任馮波教授,因為她們的關心和努力本書才得以順利出版。

也感謝本書的責編黃鬆毅女士,讓本書減少了錯誤,增添了色彩。

最後要感謝的是碩士研究生階段的導師秦英君教授。這些年來一直疏於聯係主要緣於不知如何陳述自己的工作經曆。該書的出版也算是對一段重要生活的總結,相信導師可以諒解。

要感謝的東西太多,但最好的回報是以此為新的起點。

謝進川

2009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