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陳友諒與婁玉貞在周老嘴(1 / 3)

二十陳友諒與婁玉貞在周老嘴

陳友諒楊威周老嘴

婁玉貞情定閱兵橋

陳友諒一生波浪壯湧、叱吒風雲。從一個監利縣普通漁家子,登上一代漢皇的寶座,在愛情婚姻上,自古英雄愛美人,美人配英雄。在陳友諒短暫的一生中也獲得了無數美女的芳心,婁玉貞就是其中的一個,二人在殘酷的戰爭中演繹出一個個令人難忘的愛情故事,現采擷幾個以食讀者。

(一)婁玉貞參軍

陳友諒領導義軍通過三次艱苦的戰爭,終於把據守在監利縣周老嘴的元軍打敗,奪取周老嘴縣城。

這天,監利民眾像過節一樣,熱烈歡迎義軍進駐周老嘴縣城,軍民洋溢著一派歡慶的喜悅氣氛,陳友諒和夫人周美人與一眾義軍頭領在人群中歡快的穿過,進入周老嘴高大莊嚴的縣衙,心情特別激動。這裏的環境他太熟悉了。陳友諒曾在這裏打過擂台,當過小縣吏。而周美人就是在這裏長大的,對這裏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

“放開我!快放天我喲!”突然,從縣衙內某個房間傳出呼聲。陳友諒快步走去,見大堂柱子上綁著一個年青女子,蓬頭垢麵,衣不遮體,渾身上下傷痕累累,顯然是被人狠狠地打過。他心生惻隱之心,上前親手為她鬆綁後,問道:“你叫什麼名字?為何被捆綁在此?”年青女子見來人替自己鬆了綁,一膝跪下:“我姓婁名玉貞,謝謝救命恩人。”

“快起來,我們義軍不興下跪。婁玉貞,你有什麼冤屈?盡管說來,我們會替你作主。”陳友諒上前一手把婁玉貞從地上拉起來,接著,她便聲淚俱下講起了自己與家父的悲慘遭遇。

原來,婁玉貞是湖北石首縣人氏,父親婁南奎是元朝將軍,因得罪當朝宰相,被貶回石首做了一名小縣官。誰知禍不單行,又有人告密說他違反朝廷禁令,在石首為官期間,允許農民用鐵器打造生產工具獲罪砍頭。家人被充軍流放,婁玉貞則被賣到一江之隔的監利縣周老嘴妓院,後被威順王綁到縣衙,婁玉貞講到傷心處,不禁澘然淚下。

陳友諒聽完婁玉貞一家悲慘的遭遇,非常同情,命人拿來一包銀兩送她,說:“婁玉貞,送你一點盤纏,快去尋找你的家人去吧。”

婁玉貞推開陳友諒送來的銀兩,說:“我己無家可歸了,既然今天被你們相救,就讓我參加你們的義軍吧。”

“這個……”陳友諒還在猶豫,周美人搶先一步拉住婁玉貞的手:“友諒,你還在猶豫什麼,人家願意參加義軍,我就先收編啦。婁玉貞,你就到我們女子義軍司來吧。”

婁玉貞從一名備受欺淩的女子,轉眼就成了一名義軍戰士,令她非常激動。尤其對那位救她的義軍頭領,心生感激之情。

(二)婁玉貞獻艦船寶圖

陳友諒的義軍在周老嘴三次攻城,把威順王手下的元軍趕出周老後,取得短暫的休整期。義軍除了進行一些陸地軍事訓練外,還在水上進行行船布陣的特種訓練。

陳友諒的義軍頭領們在水上訓練時,發現義軍缺少水軍戰艦是個大問題。義軍戰士在水上練訓時,隻能借用漁民下湖打魚的小木船。船上隻能裝十幾個人訓練,這樣顯然不能適應水上作戰。監利自古號稱千湖之縣,到處是湖汊港口,水泊河流。因此,要造出實應水軍作戰的軍艦,才有和元軍在水上作戰的本錢。

這天,陳友諒召集義軍頭領,在周老嘴縣衙內商議打造水軍軍艦。會議決定,造艦重任由水軍司司長李小湖全權負責。李小湖是監利縣橋市接駕人,生得膀闊腰圓孔武有力。祖上世代是木匠,專靠給漁民造船為業。李小湖接到建造軍艦的任務,又喜又憂,喜的是義軍能把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他,這是對他的信任。憂的是,自己父子兄弟雖然對造船是行家裏手,但以前都隻建造些小型漁船,最大的也隻有二層樓房那麼高的運輸客船和官船。如今的任務,卻是打造高大戰艦,他也不知要打造一些什麼樣的艦船,才能實宜軍事作戰。他說:“陳大哥,你能不能給我配一個既懂軍事又懂造艦的文化人。”

陳友諒兩手一攤:“小湖老弟,你這木匠世家都沒有辦法,我到哪裏給你找人去,還是你自己想辦法吧。”

“這……。”李小湖欲言又止。

這時,縣衙大門“哐鐺”一聲被人打開。隨後走進來一個亭亭玉立的美妙女郎,手拿一卷圖紙,闖進義軍會議室,說道:“各位義軍首領,我今天貿然闖進義軍首腦會議室,有要事稟報!”

陳友諒一見來人是前次上這縣衙救下的女子婁玉貞,不禁雙眼一亮。上次見她蓬頭垢麵,也沒怎麼在意。今天,她頭紮一條鮮豔的紅頭巾,身穿一套整潔的義軍軍服,顯得英姿颯爽,問道:“婁玉貞,有何事稟報?”

婁玉貞今天勇闖義軍議事廳,是她精心設計過的,她悲慘的身世,痛苦遭遇,讓她心如死灰。自從遇到義軍頭領陳友諒後,心中就產生一種莫名的情愫。多少次,夢中總是喊叫他的名字。她也不知道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情,難道是自己單相思嗎?對她來說,這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他是義軍首領,誌向遠大,又有了誌同道合的妻子周美人,自己莫名其妙的單戀他,是不會有什麼好結果的。但是,每次遠遠地望見他英俊的臉,心中就湧起一陣發悸動。不管怎樣,她今生遇上他,就注定一顆芳心被他掏走了。即使最終沒有什麼結果,但她還是願意盡展自己的才華,幫助他完成心中的宏圖大願。這些天,她一直在夜以繼日地繪製各種朦朣戰艦。她深知,陳友諒起義軍要想在這千裏江漢平原水鄉行軍打仗,沒有各種高大軍艦在水麵作戰,是難以支撐下去的。記得恩師贈給她一套古代戰艦圖時,就曾說:“玉貞呐,為師不能長久教你了,我就把終身收集的古代戰艦圖冊送給你,望你今後把這冊戰艦圖發揚光大,青史留名。”恩師的話,今猶在耳。她剛剛完成各種艦船的繪圖,就聽說陳友諒義軍召開建造艦船的會議。因此,她鼓足勇氣,收握圖紙勇闖會議室,向陳友諒毛遂自薦:“我是來給義軍貢獻艦船圖的。”

“艦船圖?快讓我看看!”陳友諒非常激動,用心接過圖紙仔細看了一遍,然後說:“婁玉貞,你繪出的這些艦船圖,正是義軍目前急需要的,你能不能給我們講解一下這些艦船圖的曆史沿革及用途?”

“行!”婁玉貞看了陳友諒一眼,就把繪圖一張張展開,並排掛在會議室牆上。

“哇!好美呀!”會議室的義軍頭領們一見這些琳琅滿目的古代戰艦圖,都發出由衷的讚美聲。

婁玉貞手拿一根木杆,指著一張張繪圖講解起來:“首先,我給大家講解這些艦船的曆史沿革。我怏怏中華古代偉大的先民們,造出這麼多各式各樣的艦船,是我華夏古國文明的象征,曆朝曆代先民對這些艦船都有改進和創新。

時至今日,各種艦船的結構和配備,都取得長足進步。尤其是各種朦朣艦船,改造更為先進,在曆次戰爭中取到了巨大的作用。這些艦船的成就,都是先民們用鮮血換來的,有了這些艦船建造藝術,才有今天這一幅幅艦船模型圖。而這些戰艦起源於三千年前,周武王與八百諸侯會盟,率領四萬五千將士,乘五十艘戰艦搶渡黃河,推翻了殷紂王的腐朽統治。春秋戰國時,各種戰艦都紛紛造出。到公元前549年,楚國派水師攻打吳國,楚國水師戰敗無功而返。吳國地處長江中下遊的太湖流域,不僅水軍實力雄厚,而且擁有赫赫有名的‘餘皇’、‘三翼’、‘突冒’、‘樓船’、‘橋舡’等各種性能良好的艦船,才取得對吳軍的勝利。到了漢代和南北朝,先民們又造出更加適合水軍作戰的‘扒船’等。唐宋時又有‘海鶻戰艦’高宣製的‘車輪舟船’、‘無底船’和‘海鰍船’等,大大地豐富了各種艦船的建造工藝。”

“好!講得好!”李小湖帶頭鼓起掌來。

“這些戰艦在曆史上起來哪些作用?又是如何一步步地改進,而成為先進戰艦的?你能不能講得祥細具體點?”陳友諒饒有興趣地問道。

“好!我現在就具體地講解三種戰艦在各個曆史時期所起到的作用和改造後的名稱及性能,望義軍首領們喜歡!”婁玉貞見自己的船圖及講解得了陳友諒的好感,心裏感到非常振奮。

“喜歡!很喜歡!你就快講吧!”議事廳裏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婁玉貞見義軍首領們熱情高漲,講得更加熱情奔放:“我先講春秋戰國吳國打造的餘皇艦,實際上又稱為王舟。就是王侯將相或指揮戰爭的最高將領所乘坐的大型指揮官如何部署和因地製宜、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了。因此,曆代造船先民們,都非常重視對餘皇艦的不斷改建。到了漢代和南北朝時期,人們把餘皇艦改造成五層高樓的華麗戰船,並由餘皇艦改為五牙船,高度達百餘尺,能容納官兵千餘人,頂層安裝有五至六根高伍拾尺高的拍竿,一杆就能擊碎敵船。宋朝楊幺湖廣起義時,曾在洞庭湖多次和宋軍交戰,把這種拍竿技術用得得心應手,拍碎了宋軍許多軍艦,從而揚名曆史。到了唐宋及現在元朝,人們又把五牙船改成輪槳船,樓船底層兩舷的士兵用槳葉和車輪驅動艦船前進,頂層還安裝一架投石機,用來指揮周圍護衛船隻協同作戰,無往而不勝。總之,曆朝曆代的先賢們都非常重視餘皇艦的建造和改進,取得了輝煌的成果。那麼,當前我們義軍的任務是把餘皇艦的建造和設計放在首位,這是關係到我們義軍在今後的抗元鬥爭中,能否取得節節勝利的關鍵所在!”

“好,講得太好了!”陳友諒起立帶頭鼓掌。

李小湖趁機倒了一杯茶,送到婁玉貞麵前:“玉貞,請喝杯茶,再慢慢講。”

婁玉貞喝了一口李小湖送來的茶,繼續講開了。

後來,李小湖按照婁玉貞繪製的一幅幅戰艦圖,建造出了一艘艘高大威猛的軍艦,在曆次戰爭中,立下不朽的功勳。

(三)陳友諒與婁玉貞閱兵橋定情

閱兵橋遺址位於周老嘴上街與中街之間的內荊河上,今賀龍橋處。

當年陳友諒在周老嘴起義,在今分鹽境內的胭脂河畔搭黃棚駐軍。打敗駐紮在周老嘴的元軍後,特派李小湖在胭脂湖建造軍艦。自從陳友諒在周老嘴內荊河橋上紮彩棚檢閱水陸大軍後,就被後人命名閱兵橋,李洪老先生曾在此寫下一首膾炙人口的詩篇:

洪湖西岸閱兵橋,幾度滄桑跡未消。

但使定邊籌策現,漁家王氣滿皇朝。

這天,正是五月初五農曆端午節,周老嘴特別熱門。不僅是本城的百姓傾巢而出,周圍幾十裏的農民都起來看熱鬧。為了不誤老百姓觀看內荊河龍舟比賽,陳友諒在清晨就集合義軍排列成陣,雄糾糾、氣昂昂地走在縣衙寬闊的廣場上。軍樂聲聲、彩旗飄飄。陸軍檢閱完畢,陳友諒、周美人、張定邊等義軍首領迅速進入周老嘴內荊河橋的彩棚內,檢閱水軍艦船實地的拚賽。

比賽雙方分紅藍兩隊,演練過程嚴格要求從實戰出發。兩隊各配有一艘高大的“五牙艦”作指揮,周圍有數艘大小不等的朦艟艦船護衛,還有農民組成的漁船和龍舟當任衝鋒舟。兩隊各從內荊河的東西兩地的新橋和張場擺下戰陣,接舷遭遇中心地點就設在內荊河龍家台閱兵橋。比賽的規則:一是看雙方船艦在歸定時間內誰先到達中心地點艦船的多少;二是接舷戰中,最終衝入對方陣地的艦船多者勝。這將是一場前無古人的軍事演練,亦是監利別開生麵的民風民俗大型龍舟賽事。因此,吸引來的觀眾人山人海。寬闊的內荊河兩岸人滿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