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號法改評作文嚐試
一.創意
改評作文曆來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一位“負責任”的老師一小時也頂多批閱五篇吧。所以,語文教師一提作文就頭疼。
教師是認真工作了,從那滿篇的勾勾畫畫足可以看出教師的敬業。效果呢?心很酸。學生拿到作文本後,隻看看批語和分數,有幾個看那些常帶批評性質的紅字呢?這種改評方式是單向性的,師生很難互動溝通,畢竟麵批的機會很少。
長期以來,我們改評作文的出發點就是挑毛病,總覺得毛病挑得越多,學生改正的機會就越多。事實上,學生每次作文被老師“刺”了後,都會覺得自己的作文差得好多,就會有懼怕寫作的心理。
學生作文能沒有毛病嗎?沒有才怪,少了也不算。主要看教師怎樣認識。教師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審視學生作文,要注重學生提高的過程,要允許學生在作文中出毛病。
我在過去作文改評實踐中,采取多鼓勵少批評的方法,重視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重視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收效很好。今年中考,我有兩名學生作文得了滿分。
如今,采用符號法,師生的整個作文過程就發生了變化。
首先,這是一種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突出學生口語交際,突出學生實踐。
其次,實現了師生互動。教師多寫改評符號,少寫漢字,學生按符號的要求自改自評,增強了師生的互動性。
第三,這種符號別人不易一下子看明白,學生就沒有懼怕別人看後笑話的心理。
第四,那些莫名其妙的符號往往極易調動學生主動修改的積極性,而且由他們自己動手後,“毛病”也容易改掉。
最後,符號作為評語,隱含肯定,又隱含不足。學生心裏清楚得很,既留了麵子,又知道以後要著重提高的方麵。
二.實施方案
(一).教師改評
1.定義符號
A.詞語重複;B.標點不準確;C.錯別字;D.搭配不當;E.有歧義;F分段;G.更換;H換位;i.語言精練;J重新設計結尾;K.重新設計開頭;(L).立意;
(M).結構;(N).內容;o.太棒了;P.改後品讀;q.真有趣;r.修辭用得好;S.刪除;T.添加;(U).創新;(V).書寫;W.為什麼;X.銜接不緊;
(Y).語言;Z.和主題關係不緊密.
注:
(1)大寫字母要求修改;
(2)小寫字母表示讚揚;
(3)括號內字母出現在評語中.
2.修改
(1).學生文章有失誤處,用紅筆在下麵畫住,在眉批處寫相應的大寫字母。
(2)出現“閃光點”,也用紅筆在下麵畫住,在眉批處寫上相應的小寫字母。
3.評語
(1)評語內容
從六個方麵下結論:立意(L)、結構(M)、內容(N)、創新(U)、書寫(V)和語言(Y)。
(2)評語等級
每個方麵都分為a、b、c、d四個等級。A為優,b為良,c為一般,d為不佳。
(3)評定方法
教師讀完文章後,根據實際情況從六個方麵分別給予等級評定,把等級符號分別標在六個大寫字母的右下角。如:La、Mc等。
(4)舉例說明
一位學生的作文的評語是:LaMbNaUbVaYa。其含義是:文章立意新穎;層次清晰,結構合理;內容合適,但材料不夠精;富有創新色彩;卷麵整潔,字跡工整;語言順暢。
4.改評原則
(1)注重學生的發展,多采取激勵性評價,即多肯定,少否定。
(2)教師要善於發現學作文的閃光點,並及時給予肯定。
(3)每一階段都要製定批改的重點,不能全盤否定學生的作文。例如:第一學期可以把重點放在標點的準確運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