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9章 弍冬(26)(1 / 1)

習朝國大皇子咄咄逼人,聽說消息傳回習朝國,習朝國皇帝大怒,將全國兵馬集結,看動作似乎有與北涼開戰的意思,但屯兵後卻遲遲沒有動作,可見還是有幾分顧忌。

紀舒寧想,有顧忌就好,至少給了他們想對策的時間,。

而封鎖城門後,自然是找不到凶手,魅離樓早前被滕宣抄了,一個建安搜遍了,也搜不到司空靳的藏身之所。

滕賀便隻有想辦法穩定大皇子的怒氣,先將他們打發回國,這其中自然少不了物質的賠償,習朝國極其不滿意,因而滕賀不得不讓步派遣使臣護送大皇子與湖陽公主的靈柩回習朝國,滕沛隨同前往負荊請罪。

滕沛去了,若是兩國開戰,他就是人質,習朝國皇帝心中一番衡量,勉強答應。

這是一跳險境求生的絕路,隻有置之死地才能後生,。

滕宣帶著二十萬大軍暗中攻打滄月族,與一向有正義之師名號的北涼背道而馳,而滄月族久居滄月山,與世無爭,此舉必定會遭受九州諸國的一致攻擊。

先前在益陽城與三國交戰,已經消耗了不少人力物力,與向來交好的習朝國開戰定然應發周邊小國蠢蠢欲動,到時北涼便是四麵楚歌的境地,遠比與東秦開戰更嚴峻。

戰爭可怕,滕賀一向是不主張戰爭的,但他卻默認了滕宣帶兵攻打滄月族,紀舒寧至今不明他的用意,滕賀避而不談,她也不主動去問有關滕宣的一切。

出使習朝國的使臣是一個很關鍵的人物,他必須既能抱住滕沛,又要保住北涼的大國尊嚴,同時還要打消奴顏屈膝皇帝對北涼的異心,繼續維持兩國和平以及穩定周邊小國望風而動的苗頭,讓他們偃息旗鼓,繼續拱衛北涼。

滕賀在使臣人選上很慎重,朝中爭論不休,有提議德高望重的大臣前往以示北涼的誠心,也有提議從諸藩王中選一個才德之人代表皇室前去致歉更有誠意。

滕賀都覺得不盡人意,回到太晨宮時,他的眉頭還是擰著的。

紀舒寧在太晨宮等了她許久。

她也收集了朝中各位大臣的資料在甄選,要人品出眾,口才了得,舉目忘去,朝中不乏中意著,但綜合來看,但綜合各項技能來看,卻隻有容雲楓符合。

他從被滕賀破格錄取至今尚未有任何建樹,急需一個機會來證明他自己,因此出使習朝國必定更加小心謹慎,力求完成使命。

而他曾遊曆習朝國,又閱覽群書,了解習朝國的風俗以及各項禮儀,又儀表堂堂,站出去,也不會丟北涼的臉。

再加上他能把死人說話,活人說死的一張嘴,紀舒寧不懷疑他完全有本事能把習朝國上下給忽悠過去。

他年少沉穩,一心報國。

最重要的是在危急情勢下他能盡最大努力保住滕沛,而不是處處隻以國家利益為重,再則,他官至鴻臚寺卿,外交這一塊本來就歸他管,他去,是順理成章的。

隻是他沒有任何經驗,讓他去確實有點冒險,朝臣的爭議隻怕更大。

紀舒寧和滕賀交談時,也屬意容雲楓。

容雲楓才朝堂上的表現有目共睹,他說的話思維清晰,答辯有理有據,每一句話都讓人找不到攻擊的破綻,讓人不由自主的丟盔棄甲。

滕賀說道:“若是他能力挽狂瀾說服習朝國皇帝,那麼,擢升也名正言順。”

紀舒寧點點頭,這樣一來,滕賀暗中也有了一股力量對抗朝中的世家大族。

“他官至二品,你還怎麼擢升他?難不成要他左丞相?”

滕賀但笑不語,紀舒寧挑挑眉,北涼朝中左右丞相的職位皆有人擔當,看滕賀的意思,莫不是……

他是想對班濤動手還是衛坤?

衛坤早已有了辭官歸寧養老的意思,空出來的位置自然就是他的得意門生容雲楓擔當。

但看滕賀的意思,似乎準備出手了,他是想對付班濤?

紀舒寧不以為意,隻說道:“你這麼痛快讓容雲楓去,若是他不孚眾望,那當如何?”

“那朕就鋌而走險賭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