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讀教學法
猜想是人類進步的主要理由。
生活裏,擁有許多美好的假設,再做勤勤懇懇的奮鬥,願望實現了;科學上,提出許多驚人的假設,再做孜孜不倦的探求,成果出來了;教學中,引進許多有趣的假設,再做熱鬧非凡的爭論,目標達成了。
所有的假設都是猜想,離開猜想,人類的一切不會突飛猛進,教育教學也如此。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而猜想的直接後果是創新。把猜想帶進學校,帶進課堂,讓學生和老師一齊猜想,許許多多的“新”就會不斷湧現。
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人類擁有的信息量飛速膨脹。獲取信息的方法、速度對於某一項工作的效率及效果至關重要,所以,在教育教學中需要對學生獲取信息方法和速度的能力進行培養。表現在語文教學中,就是要訓練學生閱讀的方法和能力。
語文教學的兩大任務是猜想和閱讀,把二者結合起來,放在突出的地位,就形成了“猜讀教學法”。
一、解讀“猜讀教學法”
顧名思義,把猜想和閱讀作為各教學環節的主要任務的教學法就叫“猜讀教學法”。
猜想和閱讀是密切聯係的。猜後讀,讀後猜;邊猜邊讀,邊讀邊猜。隻讀不猜,那是死讀;隻猜不讀,那是空猜;隻有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猜才會準確,讀才會有效。
拋開舊的教學法不管,就是新的教學法也是形式主義太嚴重。老師精心設計若幹問題,一問一答,學生被牽著鼻子走得是踉踉蹌蹌。看起來課堂紅火熱鬧,但那不是真紅火、真熱鬧。學生總想和老師的想法苟同,大大埋沒了他們的個性。難怪我們的學生大都喜歡拍老師的馬屁!
要想真正解脫學生,讓學生主動學習、學會學習,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自由,教師也不要把自己的或經典的觀點強加到學生的頭上。我們不必擔心學生猜得牛頭不對馬嘴,一開始肯定會不盡人意;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學生就敢猜,敢說出心裏話,並且他們的猜想和老師所“盼望”的答案就相近了。
讀,也是一個道理。不要隻相信一字一句的讀才算讀,其實囫圇吞棗的讀也是讀。朗讀固然重要,就像老黃牛耕地,又勻又細;默讀、跳讀也很重要,就像鐵牛耕地,又快又深。
對於某一篇課文,采用“猜讀教學法”,有助於解放學生,有助於避免形式主義。告訴學生怎麼猜都是正確的,根本就沒有標準答案。學生沒有心理負擔,就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真正做學習的主人。
二、“猜讀教學法”的實施
從課堂教學的步驟來講,“猜讀教學法”又可簡稱為“七步教學法”。
1、精導入,猜題目。
我比較反對課前預習,而有點提倡課後適當練習鞏固,所以不喜歡讓學生知道他們將要學習哪篇課文。導入後,學生猜要學什麼,從而更能有效地調動其學習積極性。
我不否認預習有巨大的作用,它可以讓學生輕車熟路、有的放矢;但是,正是這種預習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應變能力有很大阻礙。我也不否認預習可以讓學生知曉內容,從而在課堂上提出有深度的問題;但是,鋪天蓋地的教學參考資料讓學生在預習時信服地將經典的觀點如數收入囊中,極大地抹殺了學生的個性,讓他們形成另一種依賴主義。
盡心竭力,花不少時間,設計有色彩、有懸念的導入,讓學生在欣賞美的詩詞或精的文句中,一步步猜想與之相關的課文題目。由於範圍小,學生一猜即中,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第一次成功往往對後麵的活動影響很大,自己猜中的課文,自己就有信心有興趣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