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謗滿天下(1 / 1)

同治十一年(1872),曾國藩漸感身體不適,事實上自從天津教案之後,他的身體就一直很差,經常會感覺右腳麻木,沒知覺,而且也常常會抽風。有一次曾國藩去會客,走到半路的時候,忽然一口痰上來,壓得他很難受,幾番想和別人說話都說不出來。

到了同治二年的二月,曾國藩身體更是越來越差。二月初四的這一天,曾國藩在兒子曾紀澤、小女兒曾紀芬的攙扶下想四處走走,當他走到院子裏時,忽然感到雙腳再次麻木,想走都走不動了,緊跟著他開始不住地抽搐,曾紀澤和家人趕快攙扶他坐下,他已經說不出話了。沒過多久,曾國藩溘然長逝。

曾國藩逝世的消息傳到北京,朝廷震動,輟朝三日,追贈太傅,賜諡號“文正”,另外賞銀三千兩治喪。“文正”是非常高的評價,意為德才兼備、恪盡職守、忠君愛民。終清一代,獲得這個諡號的人寥寥無幾。

曾國藩一生既統領湘軍剿滅了太平軍,又深諳官場之道,位極人臣。曾國藩不但在教育子女、為人處世、交友待人等方麵都有過人之處,還是個大學問家,承上啟下,中興桐城一派。曾國藩堪稱近代中國的一個完人,儒家宣揚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他都做到了。他為無數後人所稱頌,毛澤東說他獨服曾文正,蔣介石對他也推崇有加,梁啟超對曾國藩文集更是愛不釋手。

但曾國藩同時也被無數後人所唾罵,有人說他是民賊,有人說他是劊子手,有人說他是賣國賊。

他以湘軍拯救清朝於大廈將傾,將清朝的統治又延續了幾十年,若不是曾國藩,清朝在太平軍起義時可能就完了。也正是曾國藩埋下軍閥割據的種子,從他之後,天下督撫個個擁兵自重,曾國藩死後,他的弟子李鴻章、湘軍將領劉坤一等人居然敢於不聽清朝號令,自己搞東南互保。

如何評價曾國藩,這是一個很難的問題,一百多年來,無數人在議論曾國藩,讚賞他的把他看做聖人,厭惡他的把他比作奸賊。因為曾國藩本來就是這麼一個複雜的人,他替腐朽沒落的清政府鎮壓太平軍的起義,以衛道士的形象維護封建的綱常倫理,但是另一方麵,他處在那個全民愚昧的年代,居然支持翻譯西洋書籍、學習西洋技術、向西洋派遣留學生。在當時大多數官員冥頑不化的情況下,曾國藩能開眼看世界,力求通過學習西方振興中國,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他既宣揚仁愛,又搞屠殺。他身處中國從自我閉塞到融入世界的轉變時期,思想裏既保留著古老的東西,又接受了一些新的東西,他本來就是矛盾的,所以非要給他一個評價的話,那隻能是:譽滿天下,謗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