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後人來說,《紅樓夢》是一幅精工細描的絕世之作,對於曹雪芹而言,它就是他的全部。他筆下的賈寶玉,其實就是他真正的自己,賈寶玉的遭遇,就是曹雪芹坎坷人生的縮寫。大觀園中各色人等均有其故事人物原型,如果沒有親生的閱曆,要寫出《紅樓夢》,是不可能的事情。
《紅樓夢》,如同一麵鏡子,賈寶玉就是曹雪芹。
他把所有的情懷、思想、才智都放到裏麵,嘔心瀝血,披閱十載。在黃葉村或是白家瞳的某個不為人知的角落裏,懷揣著一腔悲憤,他年複一年地寫著他的故事。在窮愁落魄的一生中,他與知心幾個朋友的濃厚友誼,成為溫暖和支撐他的脊梁。
曹雪芹的《石頭記》,如脂硯齋所說“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創作的。如果不是一場瘟疫令他愛子早夭,就不會在身與心的雙重打擊下,淚盡而逝。可惜他最終手稿未完,抱恨而終。他完成的前八十回的思想價值、藝術成就已經達到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境界。
文星雖隕落,西山仍悲愴,他和他的《紅樓夢》將為後世永遠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