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物理教學大綱與教材研究
初中物理教學大綱的特點
一、明確為提高民族素質服務是初中物理教學的指導思想
根據義務教育法提出的指導思想及本學科特點,新大綱明確提出:“義務教育的任務是為提高全民族素質,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奠定基礎。
初中物理是九年義務教育必修的一門基礎課,學生在物理課中學習初步的物理知識,受到觀察、實驗的初步訓練以及思想品德教育。這對完成義務教育的任務具有重要的意義。”認真學習和體會這段話的含義,明確初中物理教學在義務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對於端正物理教學的指導思想,加強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克服應試教育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
二、教學目的明確、全麵、適當
教學目的是初中物理教學要完成的具體任務,對教學工作有重要的導向作用。新大綱從提高學生的素質出發,根據初中物理教學的實際,提出了四條教學目的:(l)引導學生學習物理學的初步知識及其實際應用,了解物理知識對提高人民生活、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重要作用。(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實驗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應用物理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3)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4)結合物理教學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品德教育。
這四條教學目的包括了對學生知識、能力、態度和興趣、思想品德等方麵的培養,比較全麵。所定各項要求符合初中物理學科和初中學生的實際,比較恰當,能夠落實。本大綱將這四條目的用簡明的語言表述,分項提出,條理清楚,要求明確,便於教師記憶和掌握。與過去的大綱相比,四條目的還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強調知識的應用。教學目的第一條提出,要“引導學生學習物理學的初步知識及其實際應用。”這與過去的大綱相比新大綱有明顯改變,過去的大綱中一般都是要求學生學好物理知識,而把知識的應用放在比較次要的位置。新大綱要求學習物理知識及其實際應用,把應用和學知識提到同樣重要的地位,強調了應用知識的重要性。
2.對培養能力的要求比較明確、具體。新大綱總結了近十年來初中物理教學改革在培養能力方麵的成功經驗,提出了初中物理教學中要著力培養三方麵的能力,即“初步的觀察、實驗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應用物理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培養這三方麵能力體現了初中學生年齡階段和物理學科兩方麵的特點,要求也比較恰當。
3.強調了培養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科學態度。初中物理作為一門自然科學文化課程,還應在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方麵發揮作用,使學生相信科學,熱愛科學,願意學習科學知識。培養學生具有不斷追求新知、勇於創造的精神和實事求是、獨立思考的科學態度,這對於提高民族科學素質是很重要的。
4.強調思想品德教育。社會主義建設人才都應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和社會主義事業,具有為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而艱苦奮鬥的獻身精神。
因此物理教學必須結合有關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新大綱從物理學科的特點出發,提出物理教學中的思想教育主要是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初中物理教學的四項目的是互相聯係的。物理知識教學是中心,其他各項目的都要通過知識教學過程達到。如能力和興趣都要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來培養,不學習知識,就無從培養能力,也無從激發興趣;思想教育要結合有關知識教學進行,不能“穿靴戴帽”,牽強附會。當然,如何圍繞知識這個中心,達到物理教學多方麵的目的,充分發揮物理教學在提高學生素質方麵的獨特作用,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
三、教學內容的選擇更加合理
1.確定教學內容的原則。物理科學內容豐富,應用廣泛,與科學技術聯係密切,各個知識點都很重要。選擇哪些知識作為初中物理的教學內容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過去的大綱都提出把學習物理學的基礎知識作為中學物理的教學任務。但是什麼是基礎知識,根據什麼標準來確定某一知識是不是基礎知識,並沒有提出明確具體的規定。
新大綱從義務教育是每個公民必須接受的基礎教育這一性質出發,明確提出“初中物理的教學內容,應該是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常見常用的知識,是今後學習文化、科學技術、適應現代生活所需要的預備知識。”還提出“選擇教學內容還應該注意有利於發展思維、培養能力和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強調要重視物理知識和實際的聯係,要求教學內容中介紹現代社會中那些與物理關係較大的重要社會問題,例如能源、環境等。大綱還強調,選擇的所有內容都要符合一個共同的標準——難易適度,負擔合理。即大多數學生經過努力能夠接受、理解,大多數學校在規定的課時內能夠完成,並留有適當的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