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學的模式

競賽模式

圖表—競賽單元複習教學模式是指借助於綱要信號圖表幫助學生把握知識的整體,通過競賽鞏固所學物理知識、實驗技能、發展能力的一種“愉快教學”模式。

一、構想模式的溯源

孔子曰:“學而時習之”。複習是物理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據筆者了解,中學裏常見的複習方式大致有以下三種:

(1)教師重複敘述教材的內容,隻是刪去例子、例題及物理概念、規律等產生的條件等,用簡單的重複方式把所學過的物理知識一股腦兒壓入學生的大腦,結果容易造成“消化不良”。

(2)通過提問來複習,一個學生答對一個問題,就認為全班學生都會了。實際上,大多數學生都處於旁聽的地位,不利於大麵積提高教學質量。

(3)教師布置練習題,學生課下做題,教師課上對答案、講題,結果“拋”學生於“題海”之中而令其不能自拔,造成複習效率低下。

蘇聯教育家沙塔洛夫的“綱要信號教學法”傳入我國後,近年來,有些同誌結合我國教學實際,應用此法進行了物理複習教學的探索實驗。例如,哈爾濱市教育科學研究所的李鐵良和哈爾濱市第十七中學的王展啟,應用綱要信號圖表進行複習,分為以下三個步驟:學生課內閱讀教材—教師講解—出示圖表,再按圖講解。但筆者感到,他們的這種複習方式,重複太多,也沒有解決好複習中的練習這一重要環節。

隨著我國中學物理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擴展,近年來,有的同誌開始把“智力競賽”引入中學物理教學之中。例如,山西省平遙縣城關中學韓維秀的物理競賽達標教學法,其教學的程序為:學生自學—教師輔導—答題競賽—達標考核。這給筆者以很大啟發,如果將“物理競賽”運用於複習中的練習這一環節之中,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中,得以鞏固學過的知識和物理實驗技能,能夠較好地彌補上述綱要信號圖示複產方法的不足。鑒於此,使筆者萌發了構建中學物理複習教學模式的想法。

二、模式的程序設計

筆者構想的該模式的程序設計如下:

茲分述如下:

1.畫圖講解

這一環節,教師邊板畫綱要信號圖表,邊按圖表講解(綱要信號圖表應事先設計好),注意講清整個單元(一章或幾章的內容的大單元)知識間的邏輯聯係,引導學生從整體上來認識知識,以加深理解,使所學過的物理知識係統化,形成知識結構。

2.按圖複習

這一環節,教師把事先刻印好的綱要圖表分發給學生,學生根據圖表,對照教材和做過的作業複習,可向教師提出疑難問題,教師當堂解答。如若課堂上時間不足,也便於學生課後對照圖表,繼續複習鞏固。

3.物理競賽

這一環節是仿照電視上的“智力競賽”活動,根據中學物理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把全班學生分成幾個組進行競賽。

4.提問答疑

這是程序的最後一個環節。賽後,教師把事先刻印好的競賽題及其答案分發給學生,學生向教師就沒有弄清的競賽題提問,或是通過複習新發現的問題,教師予以解答,對共性問題,教師可再次講解,從而完成教學中的“查漏補缺”,使複習工作落到實處。

三、實施的注意事項

1.關於“綱要信號”圖表的編製

物理“綱要信號”圖表,就是一種提綱挈領地、簡明扼要地反映需要學生掌握的物理概念、規律、實驗等的圖表。圖表的編製,要以教育學、心理學、教學論的理論為依據,既要從單元內容的整體出發,又要突出重點內容,即應按重點內容組織編排,把整個單元的知識與重點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把大量分散的知識通過它們的內在聯係有機地組織起來,形成知識體係貯存在圖表中。圖表的脈絡要清晰,易於看懂,最好具有趣味性,保證學生能從圖表中掌握到係統化的、最主要的基礎知識。

2.關於競賽題目的選編

競賽題可由通常的單元練習題、測驗題及做過的物理實驗及在此基礎上經過精心設計改編而成的小實驗,以確保競賽題的質量,同時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不能超出中學物理教學大綱的要求。競賽應由答題競賽、小實驗操作競賽及黑板作圖競賽等形式組成,題目的類型可仿智力競賽,分為必答題和搶答題,競賽題目內容要合理編排,做到各層次、不同類型學生都有答題的機會。

3.競賽分組要合理

把學生按成績分組,保證各競賽組都由“好”、“中”、“差”三類學生組成,充分調動全體同學都積極參加到競賽中來。

四、模式設計的理論依據

1.“三論”依據

(1)根據傳遞最大理想信息量的香農(Shanon)-維內(Wiener)公

信號的頻帶寬,t——傳遞信號的時間,P——傳遞信號的平均功率,N——噪聲的平均功率,由公式可知,在時間t,信噪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