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正確的人生觀,才有幸福美滿的人生。
2.
倫理道德是我國文化的核心,做人的本分就在孝順與行善。
3.態度決定程度,氣度決定深度。唯有誠敬才能受教,謙虛則受福有地;驕傲的人,再好的老師也無用武之地。
4.
慕賢當慕其心,利人絕對利己,害人絕對害自己。
5.
弘揚聖賢教誨要從自身做起,才能利己又利人!
6.
掌握情緒,才能掌握未來。自己害自己,莫過於亂發脾氣。
7.
對於師長、經典的教誨,隻想著如何做到,從不想做不到。
8.
幸福的人生就從感恩開始,從感恩做起!
9.
孝為傳家寶,悌是積德門,孝悌是最好的家風。
10.
生兒簡單養兒難,養兒簡單教兒難,小孩不孝順就不應該,就要教!
11.不讓父母操心、擔心,就是孝順。
12.
如今在親情淡薄,社會倫理道德逐漸沉淪時,我們有責任重新喚醒大眾對孝道的重視。
13.
若不孝順,恭敬佛菩薩就是假的,不孝父母會折福而產生薄福之相。
14.沒有感恩心,說愛都是短暫的;有恨,說慈悲都是假的。唯有愛能化解仇恨,撫平傷痕。
15.唯有寬恕、慈悲、互信、互愛能帶來和平。在量子世界裏,所有的事物均無所遁形。每個人的行為都有影響力,我們置身在共創的世界中。
16.
若沒有孝心,就無法形成恩義、道義、情義的人生。重利必輕義。
17.
不念舊惡、不憎惡人,凡事要以大局為重。
18.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者,反求諸己。
19.“
以身作則,為人設想”是管理的最佳典範。
20.
教育是解決災難的根本之道,知道、悟到、做到,才能得到。
21.
教育要慎於開始,唯有聖賢教育才真正對孩子有益。
22.
教育的目的在“增長優點,補救缺失”,而非助長欲望。
23.
教兒教女,先教自己;教育兒女,身教重於言教。
24.
教育孩子時,夫妻互相尊重、配合、協調非常重要!
25.
有愛的地方就有家!夫妻相處要有情義、恩義和道義。處處為對方設想,用心經營家庭,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榜樣。
26.夫婦之道是家庭幸福的關鍵,是攸關國家、社會安定的樞紐。
“聽某嘴(閩南語,意思是聽太太的話),大富貴”,好太太不是找來的,是用心愛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