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投資失敗的心理,主要有以下幾點,投資者應當與以避免:
1.投機賭博心理
黃金鑒於其價值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可以用來保值,投機就不適合了,投資者不可能在短期內利用它來牟取暴利,那種在股市上“快進快出”的操作,在這裏是不適合的,而帶著賭博心理進入金市就更不可取了,想在金市上一夜致富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因為金場注重的是長期投資,而不是一時的運氣。
2.盲目跟風心理
盲目跟風是投資者在金市上常犯的一種錯誤,因為很多人都想當然的以為群眾就是市場,這種跟隨大家一起入市的投資者,永遠隻是跟在別人的後麵,匆忙的買入或賣出,根本得不到什麼收獲,在這種心理的作用下,黃金價格很容易在群體跟風操作下出現市場力量失衡,進而導致劇烈的價格波動,造成大多數投資者的虧損,所以,投資者要有獨立的投資意識,切忌不能隨波逐流。
3.貪得無厭心理
對於投資者來說,適可而止,就是可以接受的“貪”,而貪得無厭,超過了一定限度的貪便是“貪婪”了,其實投資理財很簡單,隻要我們不貪婪,買賣有度才能更易獲得成功,相反,見利就要、寸厘不讓的貪心,會導致我們因這一時的貪心,忽略了對經濟形勢的判斷,從而錯過行動的良機,最後造成了自己投資的失敗,因此,投資者要及時糾正自己貪得無厭的理財心理。
4.猶豫不決心理
舉棋不定、猶豫不決,一直都是投資理財的一大忌,就算投資者在進入市場之前,已經製訂了一套完美的投資計劃,但由於受到這種心理的影響,依然還是會猶豫不前,想在最穩妥的時候進行交易,殊不知,很多時候,往往正是在自己左挑右選的過程中,才錯過了最佳的時機,讓自己白白地等了這一次。
5.誠惶誠恐心理
其實,投資黃金沒有什麼可恐慌的,也許,有些投資人因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對黃金的前途失去了信心,從而感到恐慌,於是,便拚命拋售自己手中的黃金,但眾多成功投資者的經驗表明,這完全是沒有必要的。作為一名投資者,在麵對市場的不利消息時,最應當做的是先保持鎮定,然後在仔細分析消息的可靠性以後,再做出明智的選擇,而不是自亂陣腳使得自己手忙腳亂。
儲蓄讓自己得到更多的成功機會
拿破侖·希爾對存款意義的深層次的思考,因此他在《思考致富》一書中指出:“對所有成功者來說,存錢是他們的必做的功課之一。”一個人想要成功,儲蓄是不可缺少的。一個人如果不去儲蓄,一是他將無法獲得持有現金的人才能獲得的成功機會,二是在遇到急需現款時將無法應付。
巴布托在一家小印刷廠工作,周薪是150美元,他在銀行開了一個戶頭,每周存款50美元。很快,他有了10000多美元的存款。
這一年,印刷廠發生財務困難而麵臨倒閉。
熱心的巴布托拿出自己的存下來的10000美元來挽救印刷廠,作為回報,印刷廠的老板給了他一半的股份。
做了老板的巴布托在印刷廠采取了嚴密的節約製度,慢慢地讓工廠還清了所有的債務。第二年,工廠開始盈利,他每年可從廠裏拿到250000多元的紅利。
如今巴布托已經是一個大型印刷廠的老板了。
巴布托的成功源於對財富的積累。要是沒有那每周存下的50美元,那麼他就沒有能力去挽救印刷廠,更不會當上印刷廠的老板了。可以說,很多成功人士往往都離不開存儲的金錢,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儲蓄給了他們成功的機會。
福特汽車公司剛成立時,推動汽車的生產及銷售需要資金。於是,亨利·福特向有存款的朋友求救,柯仁斯是一位參議員,手上有一些積蓄,他和福特的其他朋友一起,很快給福特湊出了幾千元。後來,柯仁斯和福特的那些朋友獲得幾百萬元的紅利。
最初的洛克菲勒隻是一個普通的簿記員,雖然周薪隻有40元,但他每周會堅持存上10美元。洛克菲勒十分鍾情於石油事業,雖然發展石油事業急需大量資金,但由於他已養成了儲蓄的習慣,因為已經有了維護其他人的資金,所以他很順利地借到了所需要的資金。
已故的摩根先生曾說,他寧願貸款100萬元給一個品德良好而且有儲蓄習慣的人,也不願貸款1000元給一個沒有品德且隻知花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