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忙來忙去都是空忙:窮人為什麼窮?(2)(2 / 3)

以後的日子,米勒的生意越做越大,後來有了一家肥皂公司、四個化妝品公司、一個襪業貿易公司、一個標簽公司和一家報社。

窮則思變,變則亨通。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也是一個人成功的根源,更是一個人能夠改變人生,成長起來的主要動因。改變思想,你必將在未來成為時代的寵兒,也必將成就一番事業。

沒有向命運挑戰,就沒有富人命

財富自古以來都是一個恒久不變的話題。在古代社會,就已經根據社會階級進行財富分配,階級高的人得到大多數的財富,階級低的人們得到較少的財富,財富隨著階級的不同而不同。所以,注定一些人出生就擁有財富,而有些人一輩子窮困。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已經打破了根據出身確定財富的規則,人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財富,很多人憑借自己的努力甚至成為富商巨賈。

現如今,怎樣能賺大錢,怎樣擺脫貧窮的命運,成了人們最熱衷的話題。現在社會,市場充滿各種機遇,隻要你有向命運挑戰的決心,那麼,一切皆有可能。

人生在世不怕出身貧窮,隻怕沒有向命運挑戰的鬥誌,否則,不管你怎麼忙,也隻會貧窮一輩子。一個人隻要足夠勤奮,足夠睿智,不斷的努力,財富夢就一定能夠實現。

過去,或許你可以悲歎人生境遇不同是因為出身不同而導致機會不同,那麼在今天,你就完全不必這麼煩,隻要自己有決心向命運發起挑戰,你就很有可能成為富有的人。

窮,再也不是人們不改變命運無可奈何的借口,不是值得誇耀的事情。命運,成為每一個人自由的主張和動力。要想一輩子不被禁錮,就要敢於向命運發起挑戰。

在美國西部有個小小山村,村裏麵有一個家境窮困的少年,他在15歲時就寫下了這樣氣勢豪邁的《一生的誌願》。

“要到尼羅河、亞馬遜河和剛果河探險;要登上珠穆朗瑪峰、乞力馬紮羅山和麥金利峰;駕馭大象、駱駝、鴕鳥和野馬;探訪馬可波羅和亞曆山大一世走過的道路,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樣的電影;駕駛飛行器;讀完莎士比亞、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的著作;譜一部樂曲;寫一本書;擁有一項發明專利;給非正常的孩子籌集100萬美元的捐款……”他一口氣寫了將近127個人生目標。

對於一般人來說,要實現這些夢想簡直是天方夜譚。但他不是這樣,他將全部的心思都用在了努力實現自己的宏願上。他從此就不斷地朝這個方向努力,開始自己漫漫的人生旅途。他的一生都為實現自己的宏願而努力。經曆了漫長的44年,終於實現了自己所寫的誌願中的106個願望。當有人問他的時候,他笑笑說道:“很簡單啊,我隻是讓自己的心靈先到達那裏,於是,我的周身就充滿了力量,這以後,隻要沿著目標的方向前進就成了很多人終其一生都不能實現自己的財富夢想,到老還是過著窮日子,一生被所謂的瑣事纏身,年少時立下的宏願都成了久遠的泡影。”

知識經濟時代打開了通向未來的大門,世界通過溝通變得更加繁榮。人們的社會地位也在這劇烈變動中不斷變動。隻要你努力,擁有對命運挑戰的勇氣,就一定會跨過橫亙在麵前的條條大河、座座高山。缺乏勇氣的人會喪失辨別是非的能力,會成為被拋棄的對象。

根據研究,對那些功成名就的人來說,貧窮不僅沒有成為障礙,反而是邁向成功的動力。很多人在貧困的時候,沒有失去對生活的信念並且始終對生活抱著積極的態度。很多取得巨大財富和成功的人士,正是因為貧窮才促使他們尋求改變命運的途徑,從而創造出不凡的人生境界。有時候,人生就是場競技賽,是不斷挑戰、不斷進步的曆程。

勇於挑戰命運,才能不斷地進步,才能獲得充實的人生,才能成為人生競技場中的勝利者。勝利永遠隻屬於勇於挑戰的人們。沒有永恒的成功,也沒有什麼人會永遠失敗。勇於向貧窮挑戰,善於向命運宣戰,才能造就財富人生,才能成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