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9年,正值趙國饑荒爆發,國內空虛,秦王嬴政兵分兩路攻打趙國,始任大將王翦親率主力東出井陘,楊端和兵出河內,南北夾擊趙都邯鄲(今河北境內),趙王派李牧率軍抵抗。李牧采取築壁固守之策,秦趙之戰陷入對持。
秦軍包圍邯鄲,外加今年是饑荒年,整個趙國都城內,人心惶惶,如果不是城牆上的那個持戟的男人,恐怕百姓們連睡覺都不會安穩的,百姓們隻知道那個姓李的大將軍數次打退過秦國的軍隊,有他在秦國也就顯得不是很可怕了,一定也會像前幾次一樣包圍幾月之後撤走。
星夜朦朧,邯鄲城武安君府內,一個小男孩獨自坐在府內屋頂之上,看著遙遠的閃著火光的一排線條,他知道那就是李牧築壁固守的邯鄲城牆。
“李牧,趙國人心中的戰神,你告訴我,我該怎麼辦,我要說幾月之後趙王會中離間記,他要殺你,你會相信嗎?”
沒人知道此時這個少年心中的想法,也沒人知道此時這個少年眼中不符合年齡的精光。
“左車,快下來,你祖父回來了,你看你又爬上這麼高,摔到了怎麼辦”一個焦急的慈祥女聲從下麵傳來。
看著幾個奴仆焦急的向上爬來,少年逐漸回過神來,眼睛聚焦,看著房屋下那個焦急的指揮著奴仆的女人,眼中柔光閃過,這是他這個世界上的母親,亦是他在這個世界最親的人。
“阿母,祖父怎麼會回來,不是應該在那裏嗎?”
李左車小手說完瑤瑤一指遠處邯鄲城牆之後,也不管剛剛艱難爬上屋頂的奴仆們,從屋頂一躍而下,嚇得女子花容月貌大變。
“你這孩子,你怎麼就那麼逞強,有沒有摔到哪裏,快說出來”
女子嘴裏的說著,雙手不停的在小左車身上撫摸。
看著這個焦急的女人,李左車牽起她的蔥白的玉手說道
“阿母,沒事的,車兒從小練劍,不會有事的”
“阿母,你剛才說祖父回來了,是真的嗎?”
“你祖父和司馬副將正在中庭議事呐,聽說要你過去”
說著,女子一邊幫少年整理有些散亂的發髻,一邊說道:“你已經這麼大了,聽你阿父說等這次你祖父打退秦軍,就送你去一個叫蓋聶的人身邊去學劍術,也不知道那人可不可靠。”
低頭讓女子整理發髻衣衫的少年,張嘴想要說什麼,卻什麼也沒有說出來。
“好了,去見你祖父吧!不要讓他們久等,我要去後院看一下晚宴如何”
說完拍了拍李左車的肩膀,女子在女仆的攙扶下緩緩走向後院。
“阿母,原諒我以前未為你做什麼,但以後……”
曆史都有其慣性,猶如前行的車輪,命運的石子或許在麼一瞬間會改變他的軌跡,但卻永遠不會改變前進的方向。
“拜見祖父和司馬將軍”
小李左車來至中廳,對著正在地圖前爭論的兩人俯身跪拜道。
“好小子,都這麼大了,趕快起來”李牧說著虛空對李左車攙扶著說道。
“諾”
李左車拱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