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員在太空作業的時候,如果生病了是不能叫救護車、不能看醫生的,但航天員在空間站飛行數月之後卻能夠健康地返回地球。他們是怎樣做到的呢?在挑選航天員時,各國都會選擇身體素質好的人員去太空執行任務。此外,太空中也有治療各種疾病的應急藥,都分別包裝好,並且附有詳細的說明,所以現在航天員的一些小病小痛在太空中的時候完全可以解決,並不會對執行任務產生影響。當然了,也不排除一些突發疾病,影響航天員在太空執行任務。比如,1985年11月,蘇聯“禮炮7號”“聯盟T14號”及“太空1686”航天站複合體指令長——弗拉基米“禮炮7號”爾·瓦休金忽然生病,利用航天站常備藥箱中的藥也沒能改善病情。所以,地麵測控中心被迫做出中止他的飛行、讓其返回地球住院治病的命令。
在太空中,航天員難免會發生一些突發狀況,而且太空的環境、強烈的輻射等也會影響航天員的健康,人類建造太空旅館甚至太空城等計劃也需要強大的安全保障。於是,設立太空醫院的計劃開始了。太空醫院將會利用太空軌道資源、真空資源、輻射資源、失重以及微重力資源、太陽能資源、高低溫資源等一切能利用的太空資源,開展醫療救助活動。這是人類設立在永久性太空城裏,為進入太空旅遊或生活的人看病以及治療地球上人類疑難病症的救治中心。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現在正飽受著日益增多的變異病毒的侵害,變異病毒給人類帶來了很大的災難以及防治方麵的困難。在太空醫院建立有太空藥品生產的實驗中心,通過太空的特殊環境研製在地球環境中沒有辦法製造的藥品。人們還在太空醫院建立了睡眠障礙治療科,腰椎、頸椎、腿病治療科,癌症治療科以及特殊醫療科等。現在,一些經濟實力較強的國家政府已經開始購買大量太空藥品生產實驗中心的藥品為國民醫療所用,由此可見,太空醫院在將來一定會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當然了,目前空間站內的醫學實驗僅僅是具有實驗意義的“太空醫院”。而最理想化的、專門化的太空醫院應該建立在月球之上,和設想中的太空城航天員在接受檢查。
逸聞趣事
太空醫療
美國科學家發現,癌症患者到太空中進行治療竟然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原來,人體內抑製細胞癌變的基因P53,在人體中生長緩慢,但是一旦進入太空,其增長速度劇增,是在地球上時的5倍以上。此外,人類許多其他疑難雜症,比如骨折、腰部挫傷等,在太空失重的環境下不用石膏綁紮就能夠痊愈。再比如地球上嚴重燙傷、燒傷的患者,在植皮之後,因為與床接觸的部分皮膚的血液循環較差,非常難以治愈。但是倘若處於失重的狀態,患者就能夠懸浮在空中,為治療帶來很大的方便。再有,在太空中醫治心髒病更為方便,因為血液失重可以減少心髒的負擔,患者不用醫治,僅僅依靠自身的恢複能力就可以自然痊愈了。由此可見,對於人類而言,太空還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福地!
科學之窗
太空藥品生產實驗中心
在特殊的太空環境中,微生物會因為諸如強輻射、微重力、強磁場等影響而發生變異,這樣不僅可能提高生物產品的品質,而且能改善菌種性狀,創造出新的品種。1982年後,蘇聯的航天員就曾經在“禮炮7號”空間站上,生產出流感疫苗;在1981-1983年,美國航天員曾經4次在航天飛機上生產出預防心肌梗死的藥物;而我國也曾經在“神舟二號”和“神舟三號”飛船上搭載過能夠生產抗癌藥物紫杉醇的微生物以及能夠治療肝病的藥物“輔酶Q”的微生物,讓其性狀在太空的特殊環境中發生變化。太空藥品生產實驗中心通過微生物變異生產出來的疫苗以及能夠治療疑難雜症的藥物,不僅可以讓身處太空的航天員保持身體健康,還給在地球上生活的人類帶來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