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太空充滿了誘惑和魅力,衝向太空成為很多人的夢想。人們都知道航天員在飛向太空之前,必須經過嚴格的選拔。每個國家在選拔航天員的時候都有嚴格的標準,航天員必須具備符合標準的年齡、身高、體重等條件。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航天員的選拔標準吧!從國外初期選拔的航天飛行的駕駛員中,我們可以了解到,蘇聯的航天員加加林和季托夫等,都是剛從空軍學校畢業的青年。可是美國選拔的航天員年齡一般偏大一點,在40~45歲之間。因為美國人認為:年齡稍大點,飛行經驗會更加豐富,遇到緊急情況或者意外情況,能比年紀小的航天員更淡定、冷靜。雖然年輕人在身體素質方麵具有優勢,但是他們血氣方剛、經驗不足,遇到突發情況容易手忙腳亂,在處理意外情況時,沒有年齡稍大的人穩重。蘇聯在後期選拔航天員時,也開始使用年齡較大的航天員。在選拔航天員時,我國有自己的標準。我國航天員的年齡被限製在25~35歲。航天員入選後就成為預備航天員,開始進行相關訓練,經曆4年的培訓,他們的年齡增長了4歲,到了執行任務的時候也不會超過40歲,這樣他們就能在最佳的年齡實現飛天夢想,執行國家艱巨的任務。
逸聞趣事
年紀最大的航天員
截至目前,地球上年紀最大的航天員是美國的約翰·格倫。約翰·格倫於1921年7月18日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的坎布裏奇。1942年,他離開了馬斯金海姆學院,開始在海軍航空學員計劃中接受訓練。1943年,他在太平洋服役,後又到韓國服役。1954年,他開始擔任試飛員。
1962年2月20日,約翰·格倫乘坐“水星”飛船繞地球飛行3圈,成為第一位進入軌道飛行的美國人。1998年10月29日,77歲的約翰·格倫乘坐“發現號”航天飛機重返太空,創造了航天史上的一個奇跡。
在選拔航天員時,對身高也有嚴格的要求,航天員的身高一般為1.60~1.72米。中國對航天員的身高和坐高都有限製。因為飛船座艙的空間有限,如果身材矮小一點,能夠騰出更多的空間。在飛船上每增加1克的有效載荷,就要付出很多的推力,因此在身高1.60~1.72米條件下選出來的航天員都是精悍的,他們的身高範圍正好適合安排飛船座艙內座椅和睡眠的位置。
在選拔航天員時還有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體重,航天員體重必須控製在55~70千克。運載火箭的推力是有限的,因此,航天員的體重必須要限製在一定的範圍內。如果航天員的體重過重,那麼一些必備的儀器設備、消耗的工質(如氧氣、燃料、水、食物等)就必須減少,這樣的話,很可能完不成任務。所以載人飛船的設計也要考慮全麵,要將航天員的體重所占的重量考慮進去。標準體重的航天員會更便於在飛船的返回艙和軌道艙內活動。
科學之窗
航天員也被稱為宇航員,是指從事太空飛行職業或者進行過太空飛行的人。不過,迄今為止確定太空飛行的標準並沒有完全統一。在美國,將飛行高度超過海拔80千米的人都稱為航天員。國際航空聯合會則將宇宙飛行的最低高度定在了100千米,隻有飛行高度超過100千米的人才能被稱為航天員。到2004年4月18日為止,按照美國的標準來算,共有440人可以被稱為航天員。而在國際航空聯合會的定義下,隻有434人符合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