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以愛的赤城之光照亮讀者的臉龐

愛情,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極重要的人生課題。古往今來,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對愛情的思考和探索。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追求,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忠貞,到“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祈願,再到“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殷殷情深,無不昭示著愛情於人生的重要性和愛情力量的偉大。它存活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細胞裏,深深地附著在我們的骨髓和血液裏。

北大一向以思想、文化、學術之重鎮著稱於世。這所在中國曆史最悠久、最有名氣、最引人矚目的學府的形象是莊重的、博大的、巍峨的,乃至神聖的。走在北大校園裏,我們會感覺到北大師生所獨有的一種幸福感和自豪感,畢竟對於多數人來說,它是遙不可及的。然而世人關注更多的是它光輝偉大的一麵,往往忽視了它世俗和真實的一麵。北大不隻是名家雲集、群英薈萃的北大,也是青春洶湧、情愛充盈的北大。北大人和所有人一樣,也有七情六欲,也有悲歡離合。那象征著廣博風雅的博雅之塔,那充滿浪漫氣息的未名湖畔,以及那閃爍著智慧之光的知識殿堂,無疑是孕育愛情的理想聖地。而被知識養育的情感則更為理智,也更具教育和借鑒意義,這也是本書創作的出發點所在。

《北大愛情》是由多位名家共同打造的,描述近一百年來北大知識分子的愛情作品集。主打體裁是可讀性很強的敘事性散文和以北大校園為故事發生地的小說,以及精選出來的名家先賢們的情書和少量情詩。書中作者或人物均是在北大校園裏學習過、工作過或生活過的名家先賢。書中內容則是發生在這些名家先賢身上感人至深的情感故事。

與這座曆史悠久的學府的命運緊密聯係在一起的蔡元培、胡適、魯迅等人的情感經曆可謂多姿多彩,精彩紛呈。北大先賢林語堂、辜鴻銘、朱自清、張競生等人在各自情感道路上所不為人知的一麵將集中呈現在世人麵前。在沈從文、馮至、徐誌摩、聞一多、鬱達夫等北大名家那充滿愛的文字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其愛情別樣的浪漫與甜蜜。而在當代作家楊沫、崔道怡、嚴家炎、段寶林、葉永烈、馬相武、張頤武、西川、孔慶東等人的筆下,我們既能真切感受到各位名流在情感與婚戀方麵或平淡真誠,或率性幽默,或深沉濃烈的色彩,又能領略到他們各自所處年代的特定愛情風景線。他們在各自的文章或書信中坦率而真誠地講述自己的經曆,訴說他們因擁有而湧動的歡欣與感慨和因失去而生發的遺憾與疼痛,並總結了他們在愛情、婚姻與家庭領域內的經驗、心得與感悟。其中有成功、美好的愛情,也有一些並不那麼成功甚至是完全失敗的愛情。而那烙在青春肌體上或深或淺的生命體驗和特別印記,以及譜寫出的未來人生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的莊重誓言卻注定是揮之不去的。

然而,我們自己的感情之路是怎樣的呢?

你是否也在情感與理智中搖晃,在現實與理想之間茫然;是否也困惑於方向和選擇,向天地探問自己的未來;是否也曾向自己探問:風雨兼程,與誰同行?在充滿了各種誘惑的當今社會,人們在忙於奔走的同時,往往把自己最純最真的愛人之心弄丟了。很多年輕人在愛情的道路上迷茫著,盡管他們內心對愛情有著強烈的渴望,但他們已經不知道如何去愛一個人以及如何被愛。他們需要被指導,他們需要了解愛是什麼,他們需要回到心底最初的地方找回最珍貴的東西。本書或許可為現階段的年輕人在情感、婚戀等方麵上提供一點經驗、教訓和參照。也希望年長些的讀者在翻閱此書時,能夠重拾自己年輕時那些或可歌可泣,或幸福美好,或傷感失落,或平淡真實的青春歲月。

謹以此書獻給那些已經找到幸福的人們和不懈追求幸福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