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1988年開始在複旦大學新聞學院為研究生講授《西方新聞理論與實踐》,深感目前缺乏對西方傳媒具體而微的研究,這種缺乏有時會使我們對西方傳媒的理解主要是基於想象。

我指導的博士生張軍芳的畢業論文研究的是美國報紙報道模式的流變,是對美國報紙新聞生產實踐的研究,她的努力可視為對西方新聞報道具體形態研究的一種嚐試。本書描摹了美國報紙報道模式的流變軌跡,但是作者的努力又不止於此,她將報道模式定位於報紙這一專業組織的生產實踐活動。將報紙看作一種組織,其實質就是將報紙置於整個社會係統中,在報紙與社會諸係統之間的互動關係中闡釋其發展。作者對報紙報道模式的流變及其動因的辨析就是以這樣一種社會史的視角切入的。

我一直認為,在中國加速與世界接軌的過程中,“讓世界了解中國,讓中國了解世界”的要求分外迫切,而新聞媒體是一個國家的窗口,它是了解一個國家的捷徑。因此,這本書實際上為我們開啟了一扇瞭望美國社會的窗口。

我希望此書隻是作者在這個領域中探索的起點,因為還存在許多有意義的話題,比如報紙組織內部因結構關係而產生的衝突對報道模式變遷的影響,再比如,選取某家具有代表性的報紙作為個案,對其報道模式進行深入研究,相信對這些話題的探究會使得對報道模式的詮釋更細致貼切。這是我對作者的期待。

李良榮

200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