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行會(1 / 2)

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在江湖,很多事都是身不由己,有時你不找事,事會來找你。這不,齊運東就遇到事了。

今天,還是和往常一樣,齊運東美美的睡了一覺,去街角老孫頭的豆花攤上舒服的喝了兩碗豆漿,吃了兩根油條。不得不說,在古代還是好的,最少油條裏沒洗衣粉。

吃過早餐,齊運東慢慢的踱步回到店鋪,燒上一壺水,泡上一壺清茶,拿過一本書慢慢的看了起來。這是他為數不多的消遣,古代可沒有網絡。

店裏沒有其他人,齊大柱兩人早早的去工地上了,自從長樂坊一炮而紅後,店裏的生意就很好,兩人基本上根本沒有空閑的時間,不是在做沙發,就是去其他地方幫人做桑拿房。

而齊運東現在懶了,去工地這種事他是不去了,最多就是在店裏幫著做做沙發,但這個他也是看得多,動手的時候少。

店裏現在招了兩個學徒,年紀和齊運東相仿,他們的工作,就是流水生產沙發的前期框架,至於後期的蒙麵,則還是齊大柱兄弟倆自己動手。

這和技術保密沒有多大的關係,隻是兩人手藝不行罷了,齊運東可不想砸了自己的招牌。至於保密,那完全沒有必要,因為這兩人可是簽了契約的。

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這個古代的人早就發現了,為了預防這種情況,除了會保留一些絕技外,跟自己學師的人都必須簽訂契約。

古代的學徒和現在的不一樣,不僅學徒沒工錢,反而還要交錢給師傅,學成以後,還必須為師傅白幹好多年,這是寫了契約的,如果違反,那這個學徒在這一行就沒有立足之地。

這可不是開玩笑,現代的人可以偷師,偷到手就可以光明正大的開店,除了受人兩句閑話,屁事沒有。但在古代,這是完全行不通的,因為有行會製度存在。

行會,顧名思義,就是某一個行業的協會,但和現代那種鬆散的組織不一樣,古代行會屬於半官方組織,你要做生意,開店等等,都必須受到行會的限製。

比如說木工行,這也不是隨便一個人就能開店的,你首先必須取得行會的認可,就像學徒,你出師了,要師傅點頭,這個行會才認可你,接納你作為當中的一份子。

像齊運東開店,如果他不是出身木匠世家,他根本就不能開這個店,因為行會會來幹涉你,甚至可以通知官府,徹底把你趕出去。

萬幸的是,齊運東現在是行會的一員,作為行會一份子,就必須接受行會的管理,每月孝敬官府的錢不能少,會費也不能少,還有,不能損害行會利益。

說白了,就是不能搞價格競爭,我賣十文,你賣五文這種事情是不能有的,大家必須一條心,統一口徑,就賣十文!如果敢違反,行會是可以進行處罰的,嚴重則,驅離!

像學徒也一樣,規矩是大家製定的,當然要維護大家的利益,如果你一個學徒學會了就把師傅一腳蹬了,那大家還混什麼?所以,哪個學徒敢這樣做,那就是全行業抵製!

所以行會製度好啊!齊運東心中很是得意,特別是對店主來說,這才是最好的剝削工具,勞動力那個廉價啊,而且還沒工人敢鬧加工資什麼的。

至於這會不會限製行業發展,這個齊運東是根本不在乎的,沒辦法,他現在屬於剝削階級,屁股已經坐歪了。

齊運東盤算著,這樣的生意如果保持這樣下去,不出一年,自己就可以成為小康階級,手中也有幾個餘錢,該可以好好的享受一下生活了。

至於明朝壽命沒二十多年的事實,齊運東則是沒有理會,現在還不是還早嘛!到時自己可以慢慢謀劃,比如到廣東那些地方去,那地方可沒有戰亂。

什麼?穿越一場,怎麼也要幹點轟轟烈烈的事?齊運東可沒有這個想法,自己在現代就不是什麼精英人物,在古代就一定能成?別開玩笑了,這些土著難道是那麼好對付的?真當這些人是原始人?

自己又沒逆天的本事,又沒牛逼的背景,起點也不高,如何在明朝翻雲覆雨?除非當太監,混進皇帝身邊那才有點可能,但自己又不想當死太監。

做官?別開玩笑了,自己可是處於賤業,地位也就比青樓那些人高一點點,別說讀書了,光有這個想法都要讓人啐一臉,這是你等下賤之人能想的?

所以還是老老實實的當自己的富家翁比較好,那些事情自己參合不了,也沒資格參合。齊運東經過多年的摸爬滾打,對自己的定位很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