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說日本有一種功夫,叫做“柔道”。柔道這個名詞的來源就在漢光武帝時期的政策,本來漢光武帝也是采取戰爭統一的方式來鞏固自己的國家王朝,但是在向漢武帝那樣統治國家,明顯已經不現實了,所以作為一個摩羯座的男子,他準備的是軟力治國。
劉秀勤於政事,“每旦視朝,日仄乃罷,數引公卿郎將議論經理,夜分乃寐”。在位期間,多次發布釋放奴婢和禁止殘害奴婢的詔書。為減少貧民賣身為奴婢,經常發救濟糧,減少租徭役,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生產。裁並郡縣,精簡官員。結果,裁並四百餘縣,官員十置其一。曆史上稱其統治時期為光武中興。其間國勢昌隆,號稱“建武盛世”。
劉秀統一中國後,厭武事,不言軍旅,公元51年,朗陵侯臧宮、揚虛侯馬武上書:請乘匈奴分裂、北匈奴衰弱之際發兵擊之,立“萬世刻石之功”。光武卻下詔:“今國無善政,災變不息,人不自保,而複欲遠事邊外乎!不如息民。”。劉秀善待功臣,分封三百六十多位功臣為列侯,給予他們尊崇的地位,隻解其兵權。
劉秀采用懷柔之術,讓國家的經濟得到恢複,而且他已經了解到武力和戰爭對生產力的破壞,所以下定決心恢複生產。劉秀經曆完十二年的統一戰爭,緊接著將自己的二十八位統軍將領,分別貶官或者收軍權。
這二十八位最傑出的將領最後被漢明帝劉莊繪製成圖,至於這件事情以後我們會在漢明帝那一章解釋清楚。
正當劉秀以懷柔之術治國的時候,他忽然發現因為郭氏的作用已經不大,所以可以將他的位置和陰麗華的位置互換一下。
因為我們前麵說過,劉秀屬於摩羯座,生於公曆公元前5年1月15日(農曆為前6年臘月初六,摩羯男的做人是很糟糕的,萬事隻憑價值而言。與人結婚也就看中那個人的價值,一旦對方價值失去那麼隻有離婚這一條路可走,當然那時候隻有休妻,我說的是當下社會兼及以前社會。
在未發達時,南陽陰麗華美貌莊重,光武帝早年就有“娶妻當得陰麗華”的願望。昆陽戰後次年,光武帝乃如願娶陰氏為正室。婚後次年,光武為鞏固與真定王劉揚的聯盟,再娶劉揚甥郭聖通並以之為正室,亦寵之。
郭氏與陰氏並為光武生下五子,及光武即位之初,並為貴人。建武二年(26年)因陰氏族小辭後,郭氏因得立為皇後,其長子疆遂立為皇太子。光武因此甚感有愧於陰氏,益加寵遇。至建武十七年(41年),光武乃廢郭氏,立陰氏為後。初建武十九年(43年),光武又以陰氏長子東海王陽聰敏有君人之度,皇太子疆又上表辭位。乃廢疆為東海王而以陽為皇太子。陽改名莊,即日後之漢明帝。
在當時的社會,光武帝的廢立態度全憑他自己,但在現在看來,漢光武帝的政治頭腦也很強,但是他也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那就是“鐮倉錯誤”(這是仆自己所起的名字,來源就是源氏幕府的傳承方略)。
兩代都太強,或者兩代都太弱,就會造成第三代的時候亡國。我們後麵講的第二個國家,也是如此。日本與中國一衣帶水,但是現在卻變成了歐美妖怪的狗,實在是明治維新和清王朝的過錯,但是這不阻礙從東漢時期興起的中日友好交流史的發展。
日本在東漢的時代掌權的是垂仁大王,他是一位比較明智的國王,是日本有史可考的第二代國王(第一代可考國王是他的父親崇神天皇),他對世界的貢獻就是和中國的東漢展開了曆史上的首次外交。
關於這場曆史上的首次外交,史書上麵就交代了一句話,不論是日本的《古事紀》還是中國的《後漢書》,都是“一言以蔽之”,因為在東漢日本在泱泱大中華的眼裏還是小國家,日本成為大國是借助歐美的野蠻工具才在近代和中國打了七十多年。
之所以我會提前將這段內容,是因為我唯恐像將西漢曆史的時候遺漏很多的知識而隻是講述帝王家族的列傳。那樣的話真的就隻是講了一方麵的內容,很對不起大家。所以我在西漢曆史的後麵補了兩章《丞相列傳》,專門記載那兩位並不在正史上留名的丞相:公孫弘和汲黯。
回歸我們剛剛講的問題,《後漢書》上麵認為日本這個小國在公元前57年的時候最終和東漢建立了外交關係,並且有印為證。這個金印在1784年,也就是日本師仁親王(也就是後世所稱的光格天皇)在位的第六年(天明四年)由名叫秀治和喜平的二位佃農,在耕作挖溝時偶然發現,並在輾轉百年之後,於1979年被捐給了日本福岡市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