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生就能養(1 / 1)

雖然您總是說沒人了解您,

但這世上不可能有誰是真正了解另一個人的,

有時候甚至連了解自己都很困難。

我呢,身為您的孩子好歹也這麼多年了,多少是有點了解您的。

比如說,您沒有您以為的重男輕女。

重男輕女是一種風氣,他也重視男孩,相當地跟得上流行。

鏡頭拉回我家爸爸還在台北打拚時吧。他的孩子出生時,他大多都不在場;或許在場,但也是匆匆來去,留給妻子獨自去麵對長上的責難與生男的壓力。

在鄉下,生男孩是很必要的,而且一個還不夠,最好兩個三個的,長大好共同承擔家計,輪流替父母養老。

絕大多數鄉下的人都認為生女孩是在替別人養媳婦,養大之後又沒能幫家裏什麼忙就要嫁人了,簡直是賠本生意。所以有些家裏女娃兒多的,給出一個兩個是很正常的事。

其實母愛是無庸置疑的,但是有時候由不得一個母親去決定自己小孩的命運,她太恐懼了,不敢去麵對長上的責難,因為那個年代一直生女是很羞恥、很沒用的錯事。所以一旦有人決定要把新生的女娃兒送出去給人養,她是不敢說聲不的,搞不好還要連聲附議:“好啊好啊!我也是這麼想的說,婆婆這麼決定真是太好了!”

我們家的老四,聽說差一點成為我們家失聯的人口,其實先前也不是沒生過女兒的,隻不過等啊等的,居然又給“弄”出一片“瓦”,真是罪不可赦!

火大了,拒絕再替別人養媳婦,送人!

老四一出生就長得秀麗可愛,有許多人上門探看詢問,“驗貨”過的人都說好。不隻是想找童養媳的人來看哦,還有一些不孕症的、社會地位不錯的夫婦也頻頻來洽詢。那時當媽媽的惟一能幫自己小孩做的就是挑一個好人家托付,以期讓她有舒適豐裕與備受寵愛的新人生。

這個時候,爸爸出場了。您知道,最重要的人物總是在最關鍵的時候大喊“刀下留人”的出現。

這個千裏迢迢趕回來的父親斷然拒絕所有已成定案的決議。

他才不管家裏經濟狀況有多糟!

他才不管長上的臉色有多綠!

反正隻要是他的東西,他一樣也不給出去。誰敢覬覦就先問問他的拳頭!

這其實是件懸案,關於他不肯把女兒給人的更正理由。他堅持他的女兒絕不給人,到底是麵子問題還是父愛深濃?

父親真的是個太愛麵子的人了,他的自尊心又比別人強一百倍,所以這輩子老是執著在一些事情上硬撐。我們都相信就算明天大家都會餓死,他也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叫別人爸爸媽媽的。他承受不起“你隻會生,沒能力養”的閑話。就算把女兒送人這件事並不罕見,親族裏就有好幾樁呢,他也不肯妥協在這種“很尋常”的氛圍裏。從這一點來看,他實在跟不上流行。

在當年,他那種堅持簡直是不可思議。一個大男人固執是正常,講話大聲有分量也沒有錯,可是絕不會有人拿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來與父母爭執的。所以他的同輩們都覺得這火爆浪子真是什麼事都要跟他母親鬧,不是什麼大事嘛,對不?

女兒給人,當媽的頂多哭哭啼啼兩天就沒事了,沒見過當爸爸的鬧這種事,通常當爸爸的都在一邊納涼兼罵老婆沒用亂生。他這樣丟不丟臉呀?這就不怕人家說閑話嗎?不怕沒麵子嗎?

疑點在這裏,女兒給人,他認為沒麵子,為了不給人,跟家人吵,吵到人盡皆知,也是沒麵子,他就不在乎嗎?這行止真教人玩味啊。

重男輕女是一種風氣,他也重視男孩,相當地跟得上流行。可是那不表示他便不愛女孩了,隻是不好意思說。那個年代的父母從不對孩子說愛,這,他也很跟得上時代。

於是所有的關愛便化為粗率的辭令回應眾人:

“為什麼要送人?我能生就能養,瞧不起我呀?!”

“這麼可愛的女娃,我要自己養,以後聘金才多呢。”

“哼,當人養女的都會被虐待,有錢有什麼用?有錢人就不會打小孩嗎?”

“自己生的小孩,長大不認識親生父母像什麼話!”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女兒沒給成,家裏也沒因為多一個女兒而集體餓死、父親也沒被瓜分走自己堅決獨享的“爸爸權”。

事件在火藥味中落幕。

當我們看著卡通“尋母三千裏”時,心裏不免有點遺憾,瞄向老四的眼光有點哀怨。她害我們沒有人可以尋找,隻能無聊地待在家裏。

“你要是給別人養,我們就可以去找你了耶。”有一個這麼說。

“笨蛋!”這是老爸的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