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目前的時節,北方的春季,雖然氣溫已經又了明顯上升。不過風還是很大,吹到身上還是有感覺冷颼颼的。一路沿著官道向北,路上遇到的行人也不多。
官道還是有人為修整的痕跡,不過很多地方還是不夠平整,甚至能見到明顯的車轍。看來古代用車轍判斷行蹤還是很科學的,一旦拉重物的車輛經過,留下的車轍必定很明顯,簡祁心想。
官道並不寬,最寬的地方也隻能並排經過兩輛馬車。不過就來往的行人來看,古代也確實不需要太寬的道路,不過也可能是因為其它的一些原因。官道兩旁是大片的農田,很多農夫已經忙著開始春耕。
簡祁沒有停下馬車的意思,不過這些農夫倒是給這一路上增添了不少生氣,多少也能緩解一下一路上的疲憊和視覺上的單調。能看見人總是好的,特別是不一樣的人,不管事實是否如此,但是在簡祁心理,有著這樣一種認同。
“你們是否知道沿路上為什麼沒有大的村莊”,簡祁看了看窗外的農田,回過頭問道。
車廂裏隻有三人,小三被趕到另一輛馬車,因為對於小三來說,有些事聽到的越少越好,也算是給小三放個假。很明顯的,在身份比自己高很多的人麵前,很難感受到自由,任何人都是如此。
兩人似乎都是在認真地思考,簡祁玩味地看著他們二人。一路上,簡祁經常拋出這樣的問題。
“這個,臣……我確實之前沒有想過,不知獻王如何認為”,由賀思考了一會,回答的很猶豫,隻是並沒有明確表明自己並不知道。由於之前有過類似地提問,因此由賀二人也知道提出這個問題的人最終會給出自己的解釋。
簡祁注意到了由賀回答時的表情,特別是用詞,因為幾天時間的相處發現,官員用詞一般都很嚴謹,當然也很有意思。比如由賀就沒有明確表示不知道,對於一個官員來說,特別是對於身份沒有達到一定高度的官員來說,不知道也就意味著能力方麵的問題。
這倒不能證明這個人虛偽,也許是環境和地位使然,對此,簡祁表示很理解,同時也覺得很有趣。
“我想,應該是官道旁邊太過喧囂,灰塵也很大的原因吧,……除此以外,我實在想不出別的原因,哦對了,或許還有飲水等方麵的原因。不知獻王以為如何”,宇文央也回答道,不過語氣中多了一絲期待。
“語氣中的這種期待也許不是期待問題的答案,而是期待自己評價他的回答吧”,簡祁心想。
不得不說,就簡祁目前接觸到的人中,宇文央感覺上確實比較機智一些,總能找到一個思考問題的方向,這很難得,雖然有時候簡祁也疑問這種聰明是從何而來。難道是基因?看著宇文央,簡祁知道這個問題很難下結論,至少在目前看來。
有時候,在聰明這個問題上,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很微妙,更多的是一種感覺上的差距。或者說三分先天上的反應能力方麵的差距,而是更多的是長久以來周圍人日積月累所形成的一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