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題到達流蘇城,並沒有直接進城,而是進入到城外的跑馬場,他見到了安靈兒和她的兒子安迪。之後,他將魑魅魍魎放回,帶著仇魂飛回到沙棗集。當仇魂歸位,趙雲天更加感覺物是人非,而且對於吳題的話和《滅狐心經》中的內容也產生了懷疑。
什麼哪(ne)人轉世,根本就不可能是一個人,更不可能非趙雲天不可,並非哪(ne)人的四大護法都會選擇擁護一個人。一千多年過去了,誰都在尋找對自己最為有利的那個主人。可以是趙雲天,也可以是柳寒玉、虎妞、楊冬兒,或者就在趙雲天身邊的這個女嬰沙棗花。
處在漩渦之中,孤身一人,最終難已成氣候,不過趙雲天處在碑刻坊,那是一個臥虎藏龍之地,令他有了另一種心思。特別是在拓片室,加上趙雲天,足足有31個人,中庸者必然是一個最大的擁護者群體,一個領導者必然靠這些人追隨,不平庸也不自命不凡。如果說進入鐫刻室的六人是虎豹級別,那麼拓片室的就是狼群級別,至於那個胖子三十七號則是笨熊級別,除了賣萌就剩下抗打了。
在瘦子三十六號的指引下,趙雲天開始熟悉各種拓印的工具,其實他對這些已經非常熟悉,但為了表示自己的謙恭有禮,就按部就班地學習,這也是駝背老人最想看到的。接下來就是泡宣紙,宣紙有一個特殊的折疊方式,這對於拓碑的人來說是一個秘密,就是宣紙必須有一種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折疊方式,而且第一次折疊必須是一長一短的重疊,這樣在宣紙濕潤時候,再解開的時候就很方便,否則就非常困難,甚至將宣紙撕破。而在拓片室,卻是另一張折法,卷筒式,因為這裏有特殊的工具,所以允許,但不利於攜帶,因為這種折法沒有痕跡,拓出來來的東西會更好,但成本太高。
卷筒式折法就簡單了,過水之後,經過細紗吸附水分,過夜之後就可以用了。而吳題教給趙雲天折疊的方式就非常複雜,每張宣紙都折疊成16開的大小,到了拓印的目的地的前一夜再選擇泡紙,如果有吸水性很好的瓦片最好了,如果沒有找一塊磚頭也行。將經過自下而上吸水而濕透的宣紙,立體放在瓦片上或磚頭上,經過一夜沉澱,宣紙的濕度軟硬正好,第二天就可以用作拓碑了。在拓片室學過泡紙之後的晚上,趙雲天被駝背老人叫到了那個石屋之中,還是讓他坐在磨盤之上。
駝背老人在教趙雲天入定之術,可謂苦口婆心。“你怎麼看生死?”駝背老人問道。
趙雲天盤坐在磨盤之上,沒有絲毫考慮,張口回應:“死生亦大矣,然生必然存在,死則不存在,是對於世間之人而言;生死亦大矣,然生與死則在一念之間,生既是死,死既是生。”
“你怎麼看殺戮?”
“我有區別對待,有圍城的城內與城外,則必然有攻伐。殺戮是生存受到了威脅,或者以生存為幌子而發起的戰爭。對於野蠻來說,也許為了食物,也許為了女人、土地,但對於文明來說,就冠冕堂皇多了,明明為了女人和土地,還得講出一些微言大義,而女人和土地是男權世界中權力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