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管理思想研究10(1 / 3)

第九章 結論

近年來,中國古代管理思想日益受到我國學術界、企業界的重視。20世紀90年代初,在北京和濟南分別召開了“孫子兵法國際學術研討會”和“中國古代管理思想討論會”。日本的《朝日新聞 》對這兩個會議進行了評論,說:把中國古代哲學家的思想運用到現代經營管理中去,這似乎已不再是日本人的專利。在中國重新引起重視的古代思想都是日本的公司職員很熟悉的東西,中國人開始從孔子的《論語》、孫武的《孫子兵法》中吸取經驗和教訓,學習經營戰略。

舒默中國古代管理思想的現代思考[J] 江西社會科學, 1992,(6):6668這個評論,對於一直守在老祖宗留下的寶貴財產身邊的國人來說,無法不體會到對自己的諷刺。

對中國古代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將為學界和企業界人士提供中國式管理現代化的基礎、平台和形成中國式管理的基因條件。中國擁有兩千多年“陽儒陰法”、“外儒內法”的封建社會曆史,統治者大多采用了法家的統治思想和統治策略。研究法家的思想,其實就是研究中國封建統治者的統治思想。而研究韓非的思想,就是研究法家思想的精髓。鄭良樹在《〈韓非子〉研究的回顧》中說:“韓非在《顯學》裏曾經指出,當時天下的顯學有儒、墨兩家;實際上,以當日政治發展及天下局勢而言,法家及縱橫家才是天下的顯學。秦之後,墨家衰落;漢統一天下以後,縱橫家也日漸式微;自此以下兩千多年來,天下的顯學除了儒家,就是法家了。這一點,恐怕是韓非子始料不及的。” 鄭良樹《韓非子》研究的回顧[J] 文獻,1993,(2):106116

然而,韓非更不可能想到的是,他的思想竟然同樣可以被現代的管理者所學習,所應用,用以提高組織的效率。現在,已經有一定數量的學者從企業管理的角度去研究《韓非子》的思想,並有一些企業家在管理實踐中運用著韓非的思想精髓。正如趙靖先生所說:“中國管理思想曆史遺產中所包含的智慧、情趣以及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曆史上代代相承,很多已經融入中國人的民族習慣和心理素質中,盡管有關資料是過去曆史上的東西,但對現代中國人來說,依然心有靈犀,一觸即通,一點就破。”

趙靖 總結開拓初期的經驗,把中國經濟管理思想史的學科建設推向新階段[J] 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3):26他的話恐怕是對我們今天的經濟管理者重拾曆史、學習研究曆史之必要性的最好詮釋了。

不過,正如文獻綜述中所說,現有的文獻中,論述韓非的管理思想(尤其是對照現代管理學理論)的碩博士論文極少,而市麵上將《韓非子》與現代管理聯係起來的“編著”類書籍大多是引用原著中的一兩句話,然後是大篇幅的現代管理故事作為主要篇章,原著原文與現代管理的聯係鬆散,甚至牽強附會。而期刊論文要麼隻談到很小的一個點,要麼籠統概括,如蜻蜓點水般一帶而過,甚至有些論文曲解原著的某些句子,生搬硬套,與原著原意背離。本文力圖正確而深刻理解《韓非子》原著,深挖原著中的管理思想精髓,將其與現代管理理論和實踐進行參照對比,同時避免用大量的現代管理案例充斥篇幅,避免對現有文獻做簡單的複述或者“換湯不換藥”的“變形”,力圖達到古為今用的功效。

本書中很多挖掘屬於筆者的創造性的工作,現有文獻未曾述及。筆者將韓非的自私自為的人性論與近現代管理著作中的經濟人理論及X理論相聯係對比,提出這兩種理論具有相當的可比性和類似性,就人性論而言,韓非就是兩千多年前的亞當·斯密或者麥格雷戈。

韓非的控製思想體現在《韓非子》全書中的各個角落,他的“法”、“術”、“勢”,以及“二柄論”無不反映著他的控製思想。在論文中,筆者創新性地闡述了韓非的控製思想,從書中記述的曆史故事及寓言故事中,總結了其中所包含的預防性控製和事先控製、損益控製、人事控製、局勢控製、控製的彈性等思想,這些均能從現代管理理論中找到對照物,體現了古人思想的睿智。

韓非的領導思想這一章提煉了《韓非子》一書中所體現的領導者(統治者,管理者)應具有的個人修養,比如說謹慎、謙虛、守信、節欲、恬淡、去私、自勝、行賢而去自賢之心,總結了領導者所具有的導向作用,在國內對《韓非子》研究的相關文獻中尚未有類似的闡述。

在“韓非的用人思想”這一章中,筆者全麵總結梳理了韓非的人才選拔標準和途徑,用人原則及考核辦法,如提拔“實用性”人才、慎察德行、內部提拔、 “一人不兼官,一官不兼事”、 “一職不設二官”,以及考核中要“保持虛靜”,都較有新意。

“韓非的激勵思想”這一章亦是本文的重點之一。本文將韓非的賞罰思想與現代管理理論中的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正激勵與負激勵等相對照,並總結了其賞罰思想的一些具體要點,是對韓非管理思想體係研究的充實和完善。

韓非集先秦法家思想之大成,對法家各位前人的思想精華進行融會貫通,思想的成熟度較高,並具有相當的體係性和完整性。他的思想,為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提供了切實可用的治國方案。這是筆者選擇《韓非子》作為研究對象的重要原因。本書定位其管理思想作為研究對象,可以說是在現有的資料中第一次較為係統和完整地總結了其管理思想,並對照現代管理環境和管理理論,指出古今共通的地方,歸納出其中包含的具有普遍適用性的基本原理。《韓非子》的管理思想博大精深,若能吃透他的思想精髓並運用到現代管理中去,對於管理者是一大幸事。不過,正是因為本書在詮釋《韓非子》的管理思想時做了不少新的嚐試,某些提法是否恰當,是否準確,筆者還是懷著忐忑的心情等待專家指點。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 包國憲、王學軍、賈旭東 全球視野下的中國管理本土研究新進展——中國管理國際學術論壇觀點綜述[J]中國工業經濟,2010,(7):152157

[2] 蔡元培中國倫理學史[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3] 陳秉才譯注 韓非子[M] 北京:中華書局,2007

[4] 陳東升《韓非子》與中國式管理[M] 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6

[5] 陳奇猷韓非子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6] 陳啟天韓非子參考書輯要[M]北京:中華書局,1945

[7] 陳榮耀 中國古代管理思想史研究的現代精神[J] 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刊,1988,(9):5868

[8] 陳少峰中國倫理學史[M]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9] 陳耀林韓非用人思想初探[J]理論月刊,1999,(6):2427

[10] 陳瑛等中國倫理思想史[M] 貴陽: 貴州人民出版社,1985

[11] 崔向東道德與中西法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2] 戴黍韓非子的“法”、“勢”、“術”與現代管理[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12):3235

[13] 丁德科先秦儒道一統思想述論[M]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3

[14] 丁原明黃老學論綱[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

[15] 董海梅從《老子》、《韓非子》看老、韓的處世之道[J]安徽文學,2009,(5):152

[16] 方克中國辯證法思想史·先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7] 馮兵韓非子的治國思想探微[J]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3):5761

[18] 馮國超人性論、君子小人與治國之道——論《韓非子》的內在邏輯 [J] 哲學研究,2000,(5):4047

[19] 馮建輝韓非子政治哲學芻議[J]中共南昌市委黨校學報,2010,(8):3437

[20] 馮友蘭 中國哲學史新編(第1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62

[21]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22] 葛榮晉法家的“無為而治”與“君人南麵之術” [J]理論學刊,2008,(1):94100

[23] 葛榮晉法家的“以法治民”與企業的剛性管理[J]寧波黨校學報,2007,(6):101105

[24] 穀宇權威管理、製度規範與權術約束——韓非子傳統管理思想研究[J]蘭州學刊,2009,(11):119123

[25] 穀方韓非與中國文化[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1

[26] 關立新韓非子曆史哲學的現代審視[J]學術交流,2009,(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