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來都不缺乏政治家、企業家,但從來都缺乏真正的商業思想家。在當代中國,任正非、柳傳誌、張瑞敏、李彥宏、王石等等應該算是。
商業思想家與企業家的最大區別在於,前者在具體的企業經營中,發現了一些具有普遍意義的商業規律,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企業管理理論;後者或者仍舊局限在具體的企業經營中,沒有理論上的突破,或者有一些支離破碎的心得體會,但難以係統化、理論化。與之相對應,前者是通過自己的商業思想驅動和駕馭企業的運作;後者則依舊是通過所控製的金錢資本約束企業行為。我們欣喜地看到,在借鑒國際先進企業管理經驗的基礎上,任正非等人在企業管理的各個領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管理思想。
未來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是規模之爭,不是新老之爭,不是快慢之爭,而是先進與落後之爭,觀念的先進與落後、執行力的先進與落後、管理的先進與落後……落後是永遠的,先進則是暫時和相對的。
除了一些極其偶然的因素,諸如運氣外,我們不得不承認,成功者大都有成功的內在原因。探尋這些成功的因素,雖然不能直接讓學習者取得成功,但是至少可以避免很多可以避免的失誤,向成功又邁進一大步。
盡管中國企業的成長曆史並不算長,盡管中國企業家群體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他們的經營管理理念或許是不完善的,或許存在各種偏差,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在30年的企業經營中逐步形成的理念、總結出的一些規律,具有一定的普遍價值,值得好好梳理和總結。
本次出版的兩本文集,比較全麵地梳理、總結了張瑞敏、柳傳誌、任正非、馬雲、王石、李彥宏、馮侖、史玉柱、李寧、陳東升這些中國當代優秀企業家的經營管理思想,這是很有價值的工作。若幹年後,當我們回頭再研究這段中國企業發展的曆史的時候,或許發現這種總結工作的價值會更大。
感謝芙蓉王文化對本書的鼎力支持,其品牌理念“傳遞價值成就你我”與我們工作的目的不謀而合。我們希望我們的工作能夠將企業家的思想傳播到更廣的範圍中,以此推動中國企業家經營管理水平的提升,並最終形成中國式管理的理論框架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