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原因(1 / 1)

所以就在徐流夕剛來京都的時候已經有很多人早早來到這裏,現下馬上就要開始,京都所有酒樓客棧無一不滿,人流之多。人多了,消息也就隨之而來多了,所以華霖輕而易舉就打聽到為什麼徐流景會去報了武類項目。

報這兩項並不是徐流景的初衷,而是造小人暗害,而小人就是戶部尚書之子孟柯,仗著自己是戶部尚書之子從一開始徐流景來太學就處處欺負徐流景,當時徐流景不過才八歲,倒是長樂侯府應了方府請求,幫忙照看著徐流景,不然徐流景恐怕一人很難在太學這個貴人圈活下去,說實話,在太學裏麵要是沒有點背景是很真的難立足的。

徐流景本身性格就是不太愛說話,不知道怎麼有一次招惹到了孟柯,這仇恨就結了下來,要不是有張家在,徐流景這麼一個性格,那人人排擠是小,被趕出了太學才為大。縱使方家徐家在文城占有一席之地,但在這貴人雲集之地,那都不是個事!

現在徐胤升了官,孟柯依舊不放在眼裏,一個三品官怎麼能夠跟他爹相比,他爹可是掌管國家經濟,包括戶口,稅收、統籌國家經費的重中之臣,一個三品小官算個屁!而且他可是跟著大皇子混的,大皇子也看不慣這個徐流景。

本身徐流景是要報書法和作賦,但卻被孟柯這個小人改掉了,這其中也不知道是誰在幫孟柯,那報名冊原本是保管的很周密,但無緣無故下來的消息就是說徐流景報了騎射和比武,讓徐流景這幾天在太學東奔西跑,想讓保管報名冊之人給他改一下,但是幾天下來硬是沒有消息,那人根本不理睬他,說定了他報的就是那個,已經上報了,沒有辦法改。所以這幾天徐流景忙的即使徐家搬到京都來了也沒有時間回去。

徐流夕聽了這個原因亦是覺得好笑,流景他要怎麼自己解決,這些消息如今已傳成這個樣子,會沒有人去查?恐怕是有人不想而為之,孟柯之所以這樣,難道不是因為那個什麼大皇子,現在這件事隨便太學附近就可以打聽到,徐家也瞞不久了,徐流夕唯一好奇的是這大皇子跟徐家有什麼過節?

傳言倒是不敢傳大皇子怎麼樣,就是說徐流景本身報的文類項目,卻被暗中人改成了武類項目,但這暗中人是誰就沒有說什麼了,都私下猜測,徐流夕也是根據情況一係列的分析才知道孟柯這個人,而且孟柯這個人和大皇子關係近。

想起寫給夏侯述廉的信,徐流夕不知道這件事會影響到什麼,但最起碼她認為這其中是有些事她不知道的事,女人的直覺,流景這件事事關大皇子,要是夏侯述廉去查七皇子,不知道這其中又有什麼聯係。

但願不要真給她猜對了,還有徐流崢這幾天到底去了哪裏,人影也看不到,千萬不要又惹出什麼事來。

而此時徐流夕卻沒有預料到徐流崢此時已經回到了徐家,現在正在老夫人麵前告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