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俗話說:“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朝廷的昏庸殘暴,引得盜賊張角、張寶、張梁率領黃巾軍起義,對抗朝廷。
張角號稱“天公將軍”,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三兄弟麾下有四五十萬黃巾軍,聲勢浩大,令整個天下混亂一片。到得幽州境界,令幽州的百姓也不得安寧,太守劉焉深知城中將兵遠不及黃巾賊軍,故命校尉鄒靖發出招兵募榜,傳至整個幽州。
招兵募榜一出,幽州的百姓便聚在一起觀看,城中到處都是,幾處圍著一塊觀看。城門外也有一處,這裏圍觀的人也不少,聽見有人念了出來,念完之後,有些有誌之士願意前去參軍,有些卻認為連當地官員都拿黃巾軍沒辦法,自己又能做什麼,因此搖頭而去。
黃巾軍離幽州地界還有一段距離,太守劉焉也隻是事先得到了消息,提前做好招兵準備,城中仍是一片太平。
這條大街上,聽見有人大聲呼喊:“為何不賣與我?”一人說道:“此店的東家此刻不在,等他回來再買不遲。”先前大聲呼喊的那人大聲道:“我現在便要,快快給我切一斤。”原來那是一家肉鋪,一個身強力壯的大漢要買那家店鋪一斤肉,但那賣肉的小夥不肯賣,說東家不在。
如此吵鬧,引起諸多百姓前來圍觀,有些說道:“既然東家不在,賣與他便是,等東家回來再說。”“又不是不給錢,幹嘛這般小氣。”……那小夥說道:“我知道大家的意思,也不是我不賣,而是我根本賣不了。”忽聽一個冷冷的聲音說道:“為何賣不了?”
眾人隨著聲音來源瞧去,見那人身穿一身綠衣,身長九尺,須長二尺,麵紅耳赤,一雙丹鳳眼,相貌堂堂,甚是威風。剛才那一句冷淡的話,令眾人無不對他忌憚三分。那小夥看了看此人,胡須甚長,已到腹部都還不止,扶著胡須,威風凜凜。那小夥道:“肉被東家放在那口井裏了……”說著,指著自己身後左側的一口井,上麵有一塊大石頭蓋住。那小夥續道:“這塊石頭甚是沉重,非我們東家前來搬不可。”那長須者和眾人走過去看了看。長須者哼道:“一塊石頭有何難處?倘若我搬開這塊石頭,又待怎講?”那小夥有些小瞧他,道:“別說大話,這塊大石,至今除了我們東家,沒人能搬開,就來推動幾下都不行。我們東家還說了,要是誰能將此石搬開,便將井中之肉奉送。”長須者撫須道:“此話當真?”那小夥道:“那當然了。”
長須者頓了一頓,走到那塊大石頭前麵,蹲下馬步,雙手懷抱著那塊石頭,試著推動,卻一動不動。那小夥得意笑道:“你搬啊,你搬啊。”顯然有諷刺之意。長須者看了他幾眼,冷冷的表情令那小夥得意的表情瞬間消失。長須者突然“啊”的一聲高吼,雙手將這塊石頭舉過頭頂。眾人見他的表情沒有絲毫費力的表情,至於麵紅耳赤,不過是他原有的表情。那小夥也感到吃驚,張大了嘴合不攏來。
長須者將那塊石頭往地下重重一放,沒流汗沒喘息,令眾人都對他挑起大拇指。那小夥害怕他,不禁稍微往後退了一兩步。長須者指著那口井,道:“將井中之肉拿出來,分與眾人。”那小夥“啊”了一聲。長須者道:“此肉已經是我的了,要你分你便分。”那小夥如此矮小的身軀,隻怕長須者一隻手便能把他打死,那小夥也知道,隻好點頭答應。
眾人紛紛趕回家拿著口袋、碗盆前來取肉,隻見那小夥將井中的一塊肉拿出來,很是肥大。本來當地就很貧困,這家店鋪竟然如此做生意,許多人都在暗罵這家肉鋪。但都不得不佩服那位長須大漢,但見他一臉冷漠的表情,看著眾人取肉,自己卻對那一塊肥肉毫無興趣。那小夥一刀一刀切給眾人。若是一個平常人拿到這塊肉,不知要吃多少天,甚至連續幾天足不出戶,誰會像他這樣將這塊肥肉施舍於人。
待眾人取肉散去後,那長須者也離開了這裏。原來那長須者也是做生意之人,一人坐在大街旁邊身前擺著幾個**口袋,裏麵裝著一個個紅棗。隻是他不愛說話,不像許多小夥賣東西時要大喊大叫,他卻一人獨自坐在這裏,好像此事與他無關一樣。
過了一會兒,忽見一個身穿黑衣的大漢跑了過來,站在他那麻口袋前麵。長須者抬頭看他,那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樣子看著甚是粗魯,正用一種冷冷的眼神看著他。長須者隻看了他幾眼,便不看他,閉著眼睛。那黑衣大漢好像有些生氣,直接一腳踢翻了一口麻袋,紅棗全都掉落出來。這一舉動,讓周圍的人無不驚訝,目光全都轉向他們。
長須者的脾氣倒不像黑衣大漢這般火燥,冷靜得像什麼也沒發生一樣,對這粗魯大漢絲毫不懼,道:“你是何人?”黑衣大漢道:“你又是何人?”長須者道:“我做我的生意,與你何幹?”黑衣大漢道:“我做我的生意,與你何幹?”長須者道:“我幹涉你了?”黑衣大漢道:“當然,你送出了我那麼多豬肉,還想做個沒事人嗎?”長須者這才明白:“原來此人便是東家。”哼了一聲,道:“送便送了,你要怎樣?”黑衣大漢怒氣衝天,雙眼瞪得通大,在周圍圍觀的人看了都要忌憚三分,那長須者卻冷靜得很,絲毫不懼。有些人剛剛取肉回家,出來便看見這個情況,有些真替長須者打抱不平,但看了黑衣大漢的表情,都不敢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