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迷茫重疊、與世隔絕的大山中,有一個美麗的村莊。人們世代生活在這裏。
大山深處,有一個十三戶人家的山寨,名叫文昌閣。象征的標誌門與古樹後麵,有一戶木頭房子。
八月一天。一個大人帶著一個孩子,打開房屋側門,來到後麵二十米遠的墓地。
“超超,你就要外出上學了,創造條件讓每個孩子能上學,是你爺爺奶奶立下的祖訓。”
“超超,這是你的爺爺。”叫超超的男孩聽了父親的話後,跪在爺爺墓前,磕了三個響頭。碑文上寫著,向氏大人1973年去世。
“這是你的奶奶。”往爺爺墓右邊走三米,是超超奶奶的墓;超超硊了下去,深深的磕了三個響頭。
超超站了起來,看著碑文,上麵寫著:吳名氏,1948年去世。
從小沒叫過爺爺、奶奶的超超,對他們的經曆卻很感興趣。他的曾祖父外號“程咬金”,當聞名全村,能鑽到水下十八米深。
超超的爺爺是個大老實人,所以一時討不到堂客。有一天,他的爺爺在鎮上趕集,剛好遇到***抓壯丁,他被抓;就在被送到前線去的時候,他趁官兵不注意,從山崖下跳下去,從而躲過了一劫。
“嗬嗬,我是丐幫後代。”年幼的超超盯著奶奶的墓一動不動,時光仿佛回到八十年前……
1920年,超超爺爺25歲,仍是一個光棍。
1920年寒冬,一對母女倆討米討到了這個世外桃源、沒有人煙的地方。
“你們是從哪裏來的?”看到她們可憐的母女倆,還沒等母女倆開口,“程咬金”便起了仁慈之心。
“我們從黃河那邊來的,一路到了這時,請給我點飯吃吧。”乞討大人伸出雙手。
“外麵冷,快進來坐著吃吧”,“程咬金”把母女倆領進屋。
“多可憐的孩子啊”,一年青人從外麵扛著籮筐走進屋,看到母女倆,尤其是看到孩子凍得雙臉發青,不由特別同情。
“順兒,你回來了,一百斤炭賣得了多少錢?”順兒,就是後來超超的爺爺。
“爸,賣得了兩元錢”,年青人拿出一張紙幣,遞給長者。
“這不是兩元,是兩毛”,乞討母親看到遞出的紙幣後,大叫了起來。
“啊!我被騙了,這人吃人的社會啊。”年青人哭了起來,“一百斤炭,我挑了一百多裏路才送到縣城,竟然被騙了。”
“我們這條件,沒法讀書,沒法認識字啊”,“程咬金”也隻能接受這結果。
“你們倆如果願意,就在我家住下吧。你多少識點字,以後可以有個照應。”母女倆聽了後,欣喜若狂,於是就住了下了。
“向爸爸,我們不能再給您添麻煩了;你家這麼窮,又是長工,現在到處是戰爭,***又經常來這裏追殺賀龍,你們自己快連飯都吃不上了。”住了近大半年後,她們決定要離開。
“向爸爸,我最放心不下的是我的女兒,要不我一個人走,您把我女兒留下,給順子做童養媳吧!”看超超爺爺人老實可靠,乞討者的母親決定把她女兒許配給他爺爺做童養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