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縷曙光(1 / 2)

我們的故事,就從荊軻刺秦之後開始······

致命的黑色風暴低垂在天際,令人窒息的重壓之下,太子丹孤注一擲之餘,方寸大亂地急於求成,令荊軻的斬首行動功敗垂成,終至遺恨千古·····

如果,荊軻臨行前怒叱太子丹時所說‘待吾友與俱’所提到的那位高手能夠提前抵達和荊軻聯手,代替在秦宮殿之上突然陷入崩潰,以至於荊軻被迫接過盛放督亢地圖的木匣,無奈之下獨自對抗始皇帝的秦舞陽,那麼結局會如何?

首先,雖然眾望所歸,但是劍神蓋聶絕對不是那位神秘的朋友;榆次論劍,蓋聶怒而目攝荊軻,迫使後者駕車而去,所以兩人之間,無論如何都不是朋友。

那麼,這個被荊軻寄予厚望的高手究竟是誰呢?他為何失約?而且就算在荊軻喋血秦廷之後都始終沒有現身呢?

帶著這個困惑和對於荊軻深切的懷念,高漸離千裏獨行,踏上了漫漫尋訪路。為了保護這位神秘的朋友,荊軻沒有對任何人提起他的名字,就算對於知己高漸離也是如此;將這個秘密帶入墳墓,是對於好友最好的保護。

太原,已經被強行並入秦帝國的版圖;但是,戰火並沒有燒到榆次這個小地方。雖然如此,出於安全考慮,蓋聶和高漸離的會麵還是選擇在了一個隱秘的地方。

“為什麼失約?”高漸離麵無表情,看似不露痕跡。

“先生此言何意?”蓋聶卻敏銳地捕捉到了其中的鋒芒。

“為什麼辜負荊軻?”

“你是說那個膽小的劍客嗎?”

“但是,他卻做出了驚天動地的大事!”

“不過,這件大事必將引發另一件大事,那就是燕國滅亡!不管他成功與否!”

“這就是你臨陣退縮的原因嗎?”

“先生到底想要說什麼?”蓋聶眉頭一皺,卻沒有發怒。

“閣下果真沒有收到荊兄的邀請?”高漸離語氣一緩。

“說句冒犯已死者的話,邀請我做任何事,荊軻還沒有這個資格。”

“就是為了論劍之事嗎?”悲憤一下子浮現在高漸離枯瘦的臉上,他不能容許,有人對於他為大義而獻身的知己如此肆意淩辱;為國家而死,絕對是個人價值的最高體現,特別是荊軻這樣為異國而獻身的行為。

“劍為武者之魂!論劍本身就是劍客自身造詣的體現,所以——”

“請與閣下論劍!”高漸離悲憤地打斷了蓋聶的話,發出了挑戰。

“先生千裏而來,就是為了論劍?”蓋聶笑了。

“既然閣下不是那個負心人,那麼在下便退而求其次。”

知道高漸離急於為荊軻正名,蓋聶一笑,欣然接受了。

“敢問劍客之道,以何為先?”高漸離祭出了第一招。“義字當頭,仁愛繼之。”

“不然!當今大爭之世,大義淪喪,已成舊夢;仁愛不存,殺戮遍天下。劍為決斷之物,誅除暴虐,不惜碎身!如荊卿之誌,可謂大勇!”

“先生所言差矣!”蓋聶收起笑容,正色說道,“身為劍客,仗劍行天下,伸張正義,替天而行道,舍身取義而無怨無悔;至於荊卿,沉溺於燕丹小恩小惠,不顧燕國敗亡,欲以尺餘匕首救天下百年之禍,何其愚哉!與其成匹夫之勇,不如以大義感化燕丹,激勵民眾;聚燕國兩千裏之眾,同仇敵愾,燕國之禍或許可以化解。所以說,義字存胸中,劍客便是俠,不然,就是盜。”

“在下粗鄙之人,不知大義;就此別過,後會無期!”對於高漸離來說,蓋聶所表達的意境太過高遠,太不實際了;而對於自己來說,荊軻為燕國而死是再真是不過的了。

是啊,樂師和劍客論劍,雙方思想本身從來就沒有任何交彙點。於是,高漸離前往邯鄲;那裏,曾經是戰國末期唯一能夠抗衡秦國的趙國心髒。隻是就在不久前,裏麵的血液都流盡了。

所以,對於高漸離來說,這是一次極其冒險的行程。

為了避免自己這位名聞天下的樂師被人認出,進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煩,高漸離選擇了自毀容貌;破衣爛衫,一路乞討而來,徑入邯鄲。

事實證明,他絕對不虛此行······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貴為天下第二劍客的魯句踐竟然混跡於博徒之流;喧囂的鬧市之中,高漸離當然不敢現身直接接觸如此大名鼎鼎的人物。於是,天黑之後,他一路尾隨,跟隨魯句踐回到了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