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妃挑眉望著她,大鑲大滾的鸞袖下麵露出兩隻素白的纖纖玉手,手上戴著兩個二寸長的掐金指套,緩緩的道:“那天我聽璋兒說,張太傅常誇太子妃小小年紀就熟讀四書五經,比皇子們更好學,而且學識遠見都在上層。.”
皇上一聽來了興趣,“哦,是嗎太子妃?朕怎麼沒聽四弟說你還念過這些書?”
長妤低下頭道:“在家時請了先生教過,隻學了《三字經》,《千字
文》,《百家姓》,《女誡》,《內訓》,《女論語》《女四書》……,四書五經是在家時常聽爹爹讀,就記下了一兩句。”
拒“隻是聽四弟念過幾遍就記住了?那更了不得。”皇上大喜,招手讓她過去,“過來坐,朕要考考你。”
“是。”長妤低頭走過去。
皇上拉著她讓她在床邊坐下,就如同對待自己的女兒一般輕輕撫著她柔順的長發,“既然看過,那你告訴朕,四書五經都有哪些書。”
萜長妤流利的道:“回皇上,四書包括《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五經是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皇上驚訝的看著她,讚許的點頭,“好好,那你再說,論語之道在於什麼?”
“論語之道,在於仁,禮,中庸。”
皇上再問,“那麼,大學之道在於什麼。”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記住本站:.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好好好,真是個聰慧的孩子。”皇上大加讚賞,撫須長歎。
“是啊,太子妃聰慧過人。”皇後娘娘附和道,看著太子妃,眸子裏閃過一絲高深漠測的笑意。
長妤卻低著頭,一直謙卑不語。
皇上高興之餘,順手解下自己腰間配的玉佩道:“這是開國之初先祖皇帝在一次出宮遊玩之時,從山裏意外得的一塊礦脈原石,讓人雕成了玉佩,原本一直是傳給曆代皇上的,這次,朕就傳給你罷,相信太子也不會計較的。”
太子傻傻的笑著道:“傳給妤兒正合適。”
皇後卻不能像他一樣大肚,看到這玉佩立刻慌了,起身道:“皇上,這是皇室的傳世之寶,一直隻傳龍嗣,太子妃一介女流,怎麼當得起這賞,皇上還是換別的給她罷。”
長妤也惶恐的站起身,“父皇,這玉佩太貴重了,兒臣不敢要。”
一旁的貴妃娘娘與華妃隻是事不關己的笑著。
溯雪遠遠看著皇上手中那塊玉,玉質溫潤,水色通透,她曾笑說這塊玉真是一塊難得的好玉,恐怕是上天冥冥中賜給先祖皇帝的,曆代傳下去,所以大順朝才繁榮昌盛至今。皇上隻笑說隻是一塊玉,哪有那麼神奇。
梁帝是性情中人,相較於江山,他更愛研墨作畫,吟詩作對,與心愛的女子一起過得田園平淡的生活,所以此刻他也不在乎太子妃是不是女流,也不在乎太子是不是身染惡疾,一切隻是照理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