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島,位於道域的東部邊陲,為一海中小島。
顧名思義,島上種滿了桃樹,每當春風吹來,島上紅勝火的桃花妙境是當地的一絕景。由於地處海上,每常常都是雲煙繚繞,在平時頗有海上仙境的感覺。
清晨,海風微微,朝霞燦爛。
古曜初升,顏色火紅,柔和的光線如同是錦絮一樣,灑落在人的身上分外的溫和舒適,暖洋洋的。
在桃園中有一村莊坐落在此,名叫桃花源。
村內有數十戶人家,大約上百的人口,已經是一個小到不能再小的村子規模了。
村民們大多是以撲魚為生,過著自給自足的平淡生活。與世隔絕,村內中眾人早已不知其外是何世界,又是如何模樣了。
此時在村子的岸邊,成年的青壯男人們已經是早早起床準備出海了,準備開始又一天的撲魚生活了。
他們大多都是身材魁梧,上半身赤條,肌腱光亮且高高隆起。相互之間顯然都是非常熟悉的,露出淳樸、憨厚的笑容,相互打著招呼,一片歡聲笑語。
然而因為大海凶險,時常會碰到一些不知名的海下巨怪或者是巨大的海上飛禽。不過此等巨獸輕易不會攻擊村民,就像是有某種力量在抗拒他們一樣。大多時候都會相安無事,但有的時候也會碰到發生一些意外。
為了以防安全,每個人手中都是拿著一些武器防護。有的握著不知名的巨大海魚的骨骼打磨而成的白色骨劍,也有的人是背著粗壯如木的魚骨或者是用魚頭骨製成的盾牌。
這些都是準備用來,抵禦捕魚時的危險的。
大海深沉,內有不知多少奇珍異獸,種族繁衍。其中有奪天地之造化者,天生大奇能,可排山倒海。不過他們大多居於深海禁區,等閑不得出現。
然其手下中,亦是有不少的魚甲殼類得其造化,得以修煉,可化人,亦可施展神通,被村民統稱之為蝦兵蟹將。他們代大神通者,巡遊四海,為各自勢力看家護院。
村民撲魚之時皆在近海,雖碰不到海底的大神通者,但是偶爾會遇到這些蝦兵蟹將。雙方之間關係,雖不能說針鋒相對,但也可說是互相敵視。
蝦兵蟹將,雖得以修煉有成,不在凡種之列。但是仍舊是互為同族,是以對捕獵的漁民們內心都有不滿。雙方每次相遇,都是劍拔弩張,偶爾也有衝突發生,互有死傷。
是故,每次村民出海,都會做好完全準備。
家中的婦人們也是擔心自家的漢子的安危,每每送行之時,都是溫言細語,絮絮叨叨。心中雖萬分不舍,但也無奈。
桃花源世代以撲魚為生,村民中雖也有實力出群者,但也不得另謀他生,否則講授祖法處置。按村裏的老人說,這是第一代先祖定下的鐵規,令世代子孫皆不得違背。
也曾經有人詢問長者為何,不過長者們自己也是語焉不詳。隻說是第一代先祖留下了一句話,“擅離島者,皆不得回”。
而後人們,也是有人試過離島,但接應了先祖留下的話,不得回。
自此之後,就再無人提這離島之事了。
就在男人們跟女人們告別的時候,在桃園的伸出,傳來了一陣陣稚嫩而朝氣十足的童音。哼哼哈哈的聲音,使得男人們和女人們都是不約而同地露出了慈祥和寵愛的笑容。
此時,古曜已經是升起,火紅色開始轉向金色。
“起船了!!”
男人們告別了自己的婆娘,這是他們要出發的時刻了。
女人們,一直是等到不見漁船的蹤影,才收回自己擔憂的目光,返家幹活去了。
而此時在桃花源內的一塊空地上,一群孩子,四五歲到十幾歲不等,能有數十人,正在晨練,鍛煉自己的體魄。稚嫩的小臉上,滿是認真嚴肅的神色。大一點的孩子,虎虎生風,而小一點的孩子,雖然氣力不足,但也是筆劃得有模有樣。
這讓在一旁的大岩石上盤腿而坐吞吐天地精華的一些老人們,都是露出了慈祥和期盼的目光。
桃花源雖然與世隔絕,少了與外人爭鬥的麻煩。但也是因此,而導致生活環境極其惡劣,條件缺乏。
為了事物,為了生存,很多的村民外出撲魚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想要在將來活下去,隻能是強大自身。現在的苦練,是在為將來做準備。
在孩子們的一旁,有一個穿著粗布麻衣,肌體健壯如虎狼的中年男人,正在指點著他們。皮膚古銅色,眼神炯炯有神,掃視著每一個孩子。
“古曜初生,為天地間生機之氣最盛時機,可孕育萬物。迎霞鍛體,雖不是傳說中的餐霞食氣,但也可讓生氣入體,充盈人體的生機。一日修煉,唯重於晨。每日晨時勤用功,強筋壯骨,活血鍛體,打好基礎。才可讓你們在以後的修煉中,穩步向前。以後遇到凶厄之時,也方可讓你們多一分活命的本錢。”中年男人,一臉嚴肅,認真告誡,緊接著又大聲喝道:“你們明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