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庶女理家(1 / 3)

華朝景帝二十七年。

雖然是入了秋的時節,可是,天氣並不冷,隱隱還有秋老虎的威風。日上三竿時節,京師最繁華的鼓樓大街已經是熱鬧非凡。茶館、酒樓、繡莊等等各色鋪子的幌子在風裏晃著,賣茶果、賣胭脂水粉、各類小吃的吆喝聲、討價還價聲響遍了整條巷子。

杜嬤嬤拎著布包,邁著小碎步子從鼓樓大街七拐八拐走進了雙榆樹巷子。

京城城東,雙榆樹巷子雖然很深,但差不多半條巷子都是敬文候沈家的府邸。杜嬤嬤從東偏門進去,直奔東院去。

迎著走過來一個淡綠衣衫的丫頭小曲,對著杜嬤嬤福了福:“杜嬤嬤好,剛剛兒四姑娘還問嬤嬤呢?”?

杜嬤嬤連連點頭:“我知道我知道,這不就趕著來找姑娘了嗎?”

杜嬤嬤三步兩步邁進了東跨院,一抬頭就見沈錦顏坐在窗子下頭,低頭細細看著什麼東西。她朗聲喊了聲四姑娘就進了屋,忙不迭的打開手裏頭的包袱,將包袱裏的布料子一塊塊的拿出來。這布料子是樣品,是專門剪了給了大戶人家不出門的大小姐挑選。“四姑娘,你看看,這塊,還有這塊兒,怎麼樣?”

“比上一次的布料好了些,細致了些……”沈錦若細細看著手裏頭的幾塊布料,一一的摩挲著。

“我說的就是,這玲瓏繡莊可是京師裏頭數一數二的繡莊了。若是它家的再不行,恐怕也找不出好的來的了……”

杜嬤嬤鬆了口氣,道。

為了沈家大姑娘沈錦若出嫁挑選吉服的布料,杜嬤嬤已經跑了京師好幾家繡莊了。可是,管事兒的四姑娘沈錦顏總是不滿意,換了又換。

“可是這顏色,這顏色似乎染得不太正,而且,都偏暗了些呢……許是這布料子容易顯得色沉,這大紅都透著暗紅的氣,做吉服不好。還有這綃這紗,也那麼清透……”

沈錦顏的眉頭微微的皺了皺眉。

“可是呀……”杜嬤嬤犯了難,這再不行,她都不知道哪兒去找了。

“四姑娘為了大姐兒出嫁可真是費了心思。可是,若是萬事都要齊備,也是難的,對不對?我也想著,找著可著四姑娘心兒的,我這可是跑遍了京師的布莊,去的都是頂尖兒的地兒,我這老腿都跑戲了,這要再不行……四姑娘,您可給我個活路吧。”

杜嬤嬤念叨著。

沈錦顏淡然一笑,並未生氣,也不曾露出絲毫的不滿。

“杜嬤嬤,您的辛苦我是知道的。我回頭告訴賬房,這個月多給您支出5貫錢——就從我的帳下支出去就行了。”

沈錦若道。

“謝謝四姑娘,可是,怎麼能從您的帳下支呢?再說了,這事兒也是我應分該當的……”杜嬤嬤道。

“就按我說的吧……這布料子的事兒,就勞煩杜嬤嬤再看看了。大姐是咱們家第一個出嫁的女兒,是長房嫡長女,這哪兒哪兒都得是不能夠勉強的。”沈錦顏道。

“我這邊兒還有劉嬤嬤找來的花樣子……劉嬤嬤也是遍訪了能工巧匠的。那些知名的店鋪或許做的周正些,出不來大錯的,但是,也太過板正,沒個心意。今兒劉嬤嬤訪道的一個婆子做來的花樣子就格外的靈動,比那些出了名的還好出多少去。”

沈錦顏拿著手邊的花樣子,一件件的拿給杜嬤嬤看。

杜嬤嬤會意:“行,我多問問多打探打探去……”

沈錦顏點點頭。

送走了杜嬤嬤,沈錦顏不由得揉了揉眼睛,這一大早就看花樣子看布料子果然是累了。她拍了拍肩膀,喚著丫頭小令:“去給我倒一碗綠豆湯去……要涼的……”

“姑娘,你從這會兒子就開始忙活,這是要忙活到什麼時候呢?大姑娘可是要臘月裏頭才娶呢?”

小令感歎著。

沈錦顏微微一笑,攤著手算著:“雖說了臘月裏頭大姐出閣,可這馬上就是進了八月,到臘月不過四個多月。這秋天素來的忙,眼瞅著就是中秋節,是最忙的時候。重陽節總是要好好的籌備,興許著大哥他們也是該回來的。每年都是要去京郊的莊子裏頭賞梅花的吧,咱們莊子裏的菊花開得最好,要迎候的大家世族也不少。閑下來就得十月裏頭了,進了十一月,外頭莊子裏、鋪子裏的賬目都該回來對了……這時間上,素來是瞅著多,真到過著的時候,就發現打算的少了,免不了湊不巧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