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5章 房漏偏逢連陰雨(2 / 2)

洛陽應天相距上千裏,還要橫渡長江,跨越倆個國家邊境,在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的年代,這樣的長途絕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

從揚州偷渡到應天四萬可以找華園的劉先生安排,這也是熟門熟路的事情,所以四萬現在要解決的難題就是如何從洛陽趕到揚州。

如果就這樣從洛陽開始走,風餐露宿的趕到揚州,一來,黃先生限定一個月的時間,來的時候就用了十幾天,在這裏呆了好幾天,剩下的時間不過是堪堪剩下十幾天而已,時間上就未必夠。再說,這樣走法太受罪了,四萬雖然擅長野外生存,但絕不是喜歡野外生存。

對於四萬這種吃苦頭吃的多了的人,一想到馬上就會麵臨吃苦受罪的情況,第一個想到的不是如何發揚堅強的意誌去克服困難,而是開始琢磨做些什麼準備工作能讓苦頭吃的少一點。

也不是沒有辦法,就像從揚州來洛陽的時候一樣,搭商隊的順風車。

這時在大義境內,商隊在大城市之間的來往十分頻繁。就像四萬從揚州來的時候跟的那個商隊,雖然對於大順來說那是個走私商隊,但它在大義境內卻是完全合法的。

大義鼓勵從商人從大順走私,並且大力發展本國內的商業行為,雖然商人仍然沒什麼地位,但能撈到的利潤實在是太大了。

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大義把很多物資的調度,除了朝廷控製以外,把許多的份額都分配給了民間。

這些商隊手持大義朝廷開具的引信,為大義服務並從中賺取利潤,一方麵解決了大義物資出產不均衡,調配不合理,物資運送難度大的難題,同時也帶動了大義國內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繁華。

這其中有倆點是這些商人求之不得的,一個就是可以利用大義常年調兵而為各大城市之間逐漸修繕完全的官道,而大義朝廷抽取的稅率極低,另一方麵是可以憑借引信,自費使用大義的驛站,並接受大義官府和軍隊的保護。

這樣一來,大義解決了調配物資的難題,而大義的商人也減少了運送物資的風險和負擔。這是一個一舉多得的舉措。

而這些商隊運送貨物,大多還要雇傭保鏢,或者他們本身就是有著官府或是江湖門派背景,由於安全又相對舒適,所以有許多小一點的商人販子或是行走遠途的旅人都願意跟隨著大商隊出行,隻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一些大型的商行,在出行之前,還會公布日期,招攬願意隨同出行的人,賺取一點小錢。

四萬來的時候就是這樣來的。除了碰上個李一飛劫道以外,一路上可以說是悠閑自得。由於這條政策的執行和朝廷對江湖門派的約束,李一飛這樣的人是越來越少了,就是這次李一飛劫道,也不過是興之所至,偶然為之,許多江湖門派都插手商隊之間的業務,慢慢的走上了一條朝廷十分喜歡看見的道路。

大義對於國家內部的梳理,是越來越順當了。

由於四萬第一次來洛陽,而小猴子直接聽命與黃老板,也不屬於小樓在洛陽的點,四萬不知道去哪裏找小樓在洛陽的聯絡處,而且四萬也知道,既然黃老板讓他到洛陽後和小猴子直接聯絡,而不是和小樓在洛陽的點聯絡,也說明黃老板不希望他和洛陽的點發生聯係。

所以,四萬隻能自己在洛陽城內尋找那些大的商行,看一看有沒有發往揚州方向的商隊。

按說洛陽和揚州方向的商隊往來頻繁,並不難找,事實也是如此,四萬找了好幾個大型的商行,都見到了好幾個商隊在裝載貨物,居然全都是今日便要發往揚州的。

這不能說是四萬的運氣不好,但倒黴的是,四萬問了這幾家,人家竟然都不願意有人跟隨商隊一起出行。

四萬就鬱悶了,這種情況是不多見的,大概是人家運送的貨物比較貴重吧,不希望有不相幹的人摻和進來,不稀罕掙這一點小錢。

難道真的要一個人奔向揚州,這也太受罪了。且不說不能住朝廷的驛站,如果荒郊野外的連個客棧都沒有,還得和野獸作鬥爭,單單就是時間也耗不起啊。

多在路上耽擱一天,就可能延長了一天和木南見麵的時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