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一直是紛紛揚揚地下著,路上的積雪厚的地方有一尺多深。
謝青自別了道明和翠月之後,仍然怕官府派人追捕,不敢走官道和大路,隻好尋山間小道向青陽方向進發,一天隻能走三四十裏路,還累得筋疲力盡、熱汗淋淋。這是他由生以來第一次經受這樣的磨練。但他因尋兄心切,出家誌堅,雖苦猶樂,勇往直前。就這樣曉行夜宿,經過五天的奔波,終於來到了九華山下。
在到九華之前,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誌在支撐著他,使他能夠忘記疲勞,戰勝各種困難,堅持趕路。而到了九華山下,麵對蒼蒼茫茫白雪皚皚的大山,他幾乎絕望了:這麼大的山,到何處去尋找兄長呢?況且山道被積雪覆蓋,又怎麼上山呢?他向那些被阻在山下的前來朝拜者們打聽,得到的回答都是不知道。他想找山上的和尚們打聽,可一個和尚也看不見。他從中午徘徊到傍晚已是饑腸轆轆。好不容易看到了一個小沙彌扛著鐵鍬向山下走來。他迎上前去,雙手合揖,問道:“請問貴山有一個叫謝紅的和尚嗎?他是六年前的秋天跟隨靜修方丈上山的。”
小沙彌回答道:“阿彌陀佛,對不起,施主,貧僧是三年前上山出家,六年前的事,貧僧根本不知道,反正現在山中沒聽說有謝紅的出家人。”
謝青打聽不到兄長的下落,在一急之下,暈倒在雪地裏。
謝紅這名字在九華山確實是沒有。現在整個九華山所有僧人隻知道有淨空住持,不知道有謝紅和尚。因為謝紅六年前剃度拜師時,就被師父靜修方丈改掉了“謝紅”這個俗名,而賜僧號為“淨空”。從此,“謝紅”這個名字,不僅在九華山無人知曉,而且在謝紅本人的心中也不存在了。
謝紅自剃度以後,就在九華山跟隨師父習文練武,鑽研佛學。他的悟性極高,梵語佛經,一點就通。九華眾方丈一致稱讚他有一副天生的佛骨。五年後,他不僅在佛學理論研究方麵有很深的造詣,而且武功方麵在九華山眾僧中也出類拔萃。靜修.方丈由於年事已高,便於鹹豐元年十月初二在九華山隆重地舉行了傳位儀式,把九華山住持之位傳給了謝紅。他是九華山曆代住持中最年輕的一位。
這六年來,謝紅把九華山當作世外桃源,除了跟師父到外地參加一些重要的佛事活動外,從不下山。對於紅塵之事,他除了有時思念弟弟之外,沒有任何牽掛。他甚至天真的想,假如弟弟考不取功名,也來九華山就好了;可是他又想這不可能,憑弟弟的才華學問和為人,不可能考不到一官半職。因此,久而久之,弟弟的影子在他的頭腦中也消失了。
雪一連下了五六天,山道全部被積雪覆蓋。上山來朝拜的香客,隻能望山興歎。幾天來山下聚積了很多的朝拜者,有很多還是從遠道而來的,他們懷著一片虔誠之心,來祈求九華山菩薩保佑來年的平安,甚至還有不少知府、縣令等來求菩薩保佑南方的戰事能早日平息。他們不得上山,個個心急如焚。這一情況,很快就有山下的和尚報告給了淨空住持。謝青到九華的這一天正好雪後轉晴,淨空住持也就是在這一天帶領九華山所有僧人鏟掃山道積雪。經過一天的緊張勞動,積雪已被鏟除,山道基本開通。因此,在傍晚時分淨空住持就派了一個小沙彌下山通知各位香客,做好次日登山的準備。謝青遇到的小沙彌就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