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1 / 2)

武德二年十月乙亥,天現異象,五星連珠,其大如鬥,世人皆驚。

長安飛霜殿內,燈火長明。一身著龍袍之人人端坐,兩人拱立左右,一為紫衣華服文士,一為青衣道人,另有一人長跪於前。

“陛下,天現五星連珠,恐有禍事。”長跪之人聲嘶力竭,頭觸於地,不住顫抖。

“舜帝即位,天現五星連珠,定該年為甲子,幹支紀年之始,朕今稱帝,定都長安,五星連珠,吉瑞之兆,順應天意。司天監,禍從何來?”說話的一名中年男子,兩鬢略有霜色,不怒自威,眉頭輕皺,說道最後,語氣加重,帝王之威凜然。

“陛下,臣。。。臣不敢說。”司天監猶豫的吞吞吐吐道。

“朕赦你無罪,但說無妨。”

“陛下,今夜五星連珠,,長安城內紫氣衝天,乃聖人降世於長安,恐為禍江山。”說話的同時,司天監不住的磕頭,砰砰直響,鮮血緩緩流淌。

“袁道長,司天監所言屬實?”皇帝微側頭,問道。

“聖人降世長安屬實。”青衣道人沉穩應道。他看起來像二十多歲,但看他的眼神,又有一種洞徹世事,曆遍紅塵的感覺,又似乎七八十歲,甚至更多,事實上,也沒有人知道他到底有多少歲,他本身就是一個謎。

“聖人降世,這應該是社稷之福,怎會禍亂江山?袁道長,你可能測?”帝王的語氣有些玩味。

“稟陛下,貧道測不準。”

“袁道長,難道還有你測不準的事麼?哈哈”君王撫掌長笑。

“天機本難測,聖人降世又豈是等閑可以預測”道人長歎。

“隻怕不是你測不準,而是你不願說罷了”一旁的紫衣文士冷笑道。

“斐卿,這是何意?”皇帝探究的眼神轉向文士,陰晴不定。

“稟陛下,天無二日,國無二君,聖人降世,定為禍江山,社稷危矣,望陛下三思。”紫衣文士長揖到底。

皇帝拈須不語,目光閃爍,半餉,起身,淡淡道:“袁道長,這聖人應在誰家?能測否?”

“陛下,臣不能”道士仍是不慍不火,不焦不慮。

“笑話,事到如今你還要隱瞞。聖人降世華光盈室。司天監,你說,應在誰家?”紫衣文士輕笑,目光卻是緊緊盯住匍匐於地的司天監。

“這。。。”司天監有些為難的看向青衣道人。

“說”皇帝冷聲道,語氣漸寒。

“微臣見魯國公府邸華光四射,定是聖人降世無疑”司天監再次匍匐於地,不住顫抖。

“妙極,妙極,袁道長,看來在下也測準了一卦,果真是你不願說,那魯國公與你情義頗深,令高徒李淳風更是受他恩澤不淺,怪不得啊,哈哈”紫衣文士長笑,盯住青衣道人。

青衣道人回望文士,目光複雜,轉向帝王長揖道“陛下,貧道並非欺君,實則此聖人降世乃天意,禍及江山更是危言聳聽,望陛下三思。”

“聖人,好一個聖人。”皇帝冷笑。“朕今稱帝,定都長安,五星連珠,順應天意。裴寂,你知道怎麼去做吧”說話間,眼中閃過一道厲芒。

“陛下,微臣領旨”紫衣文士肅然道。

“朕要就寢了,你們回去吧”皇帝淡然道,輕輕擺手。

飛霜殿外,五星當空並列。道人抬頭看看五星,淡然道:“你真要如此?”

紫衣文士朗聲長笑,漫步遠去“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心念社稷,澤被蒼生。”

道人默不作聲,看著文士飄然遠去,目光複雜,透著一絲隱憂。

轉頭看向一臉惶恐的司天監,道人笑了笑,對他說道:“此非你之過,我不怪你,天意如此。”

司天監如蒙大赦,連聲道謝,倉皇離去。

龍虎山,天師府,一名壯年道士背負長劍,立於山巔,鋒芒畢露,整個人如一柄出鞘利劍,劍意衝天,昂首望著連珠五星,若有所思。

深夜長安,數千軍士批重黑色甲,攜長刀勁弩,一手執火把,火光搖曳中地麵上拉扯出無數淩亂的詭異怪影,戰馬沒有騎士的號令,隻能原地駐立,打著響鼻,焦躁不安,殺機森冷,鐵血的氣息,山雨欲來,團團圍住魯國公府邸。魯國公府大門緊閉,精鋼打造的大門,在大批精銳部隊麵前,卻是太過脆弱,彈指可破。

“劉文靜,速速出來受死。”領頭一騎長聲道。

大門緩緩打開,一名身形消瘦的白衣文士緩緩走了出來,麵容清臒,兩鬢華發漸生,然而麵對數千虎狼之師,聲色從容,氣度無雙,正是魯國公劉文靜。

“敢問裴寂裴大人,劉某所犯何事?”說話的同時,劉文靜眉頭輕皺,這支部隊他知道,正是大唐精兵,豹騎,百戰之師,戰力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