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曹操傳(三)(1 / 2)

曹操總角之時被其叔取了個外號,叫阿瞞。

曹操的叔父常向曹嵩告狀曹操怎麼調皮,曹嵩經常會用體罰曹操,曹操有一次裝做中風,其叔便跑去跟曹嵩說,曹操中風了。

曹嵩回去一看,沒有中風,曹嵩問曹操,你叔說你中風了,什麼情況?

曹操說我叔對我成見,就喜歡說我壞話騙你。

曹嵩見曹操沒事,以後曹嵩弟弟的話也不怎麼相信了,曹操的叔父給曹操取了個阿瞞的稱號。

曹操兒時的玩伴有袁紹,袁術,袁遺,許攸,張邈,張超,喬瑁,鮑信等等。

曹操鐵杆兄弟有袁紹,張邈,喬瑁,鮑信四個人。

都是一群官二代,常常一起耍武,習書,偷雞摸狗。

少年時期,曹操很叛逆,年輕氣盛,有正義感,好打不平,飽讀兵書,喜捉弄他人,顯擺聰明,曹操這個人還很好色,好色的人基本個子都不高,麵黃饑瘦。

轉眼就到了弱冠之年,靈帝在位時期,公元174年,十九歲的曹操被舉孝廉,入朝為郎,郎是個什麼官,皇宮站崗的侍衛,這個曹操的第一份工作。

做了一年左右的郎官,通過關係升任為洛陽北部尉,京城北區公安局長,可能是因為其貌不揚,守皇宮調去管治安了,又可能是在任郎官時,忠於職守高升了。

二十歲左右的曹操調任到實權職務後,幹勁十足,申明法紀,嚴格執法,不畏權貴,有犯禁者皆棒殺之。

曹操得罪了一些當朝權貴,又棒殺了大太監蹇碩的叔叔蹇圖,礙於其父曹嵩地位,曹操爺爺曹騰的名望,蹇碩沒有追究,反而被調任到頓丘做縣令。

曹操調出京城做縣令之前找許劭麵了個相。

許劭是什麼人,名士,相士,評論家,許劭辦了個周刊小報,叫月旦評,每月出一次,對官二代進行品評。

因為評的意見比較中肯,很多讀書人都找許劭品評一番,曹操預約,等了一個月,才見到許劭,得到評價。

用什麼方式,曆史上沒有講,可能問答方式,也可能是看相算命。

許劭給曹操的評價有兩種。

第一種清平之奸賊,亂世之奸雄,出自後漢書。

第二種治世之能臣,亂世之英雄,出自三國誌。

哪種是許劭的評價,在這裏我的猜測許劭肯定不止隻講一句,可能是一段話評價曹操,隻不過後來被大家總結成一句話。

那許劭的會怎麼評價曹操?

我們帶入許劭這個角色,提問曹操,曹操作答。

許劭首先總結曹操性格,其性奸詐卻有正義,機智有餘卻衝動性急,謀而有斷卻自以為是,是個矛盾體雙重性格。

聰明,天才都這樣,首先他的知識肯定是矛盾的,在仁義道德和私欲之間形成對立,選擇因難,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講就是唯心和唯物之間雙重標準的矛盾。

許劭講完曹操性格就點評他的命運。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英雄。

能臣不奸,也做不了能臣,不矛盾。

曹操聽了許劭的評論是非常開心的,因為評論的比較準,曹操也非常喜歡這句評語,常常煮酒論英雄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