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那爛陀寺奇遇(1 / 2)

楊翔和索娜什二人在泰姬陵整整遊覽了一天,每一個角落都走到了。因為泰姬陵有一個纏綿悱惻的愛情做事,索娜什對她是格外的中情,了解地也就格深刻。就連泰姬陵的導遊也不見得有她對泰姬陵的了解。本想看看泰姬陵美麗的夜景,可惜天公不作美,漆黑一片,真是遺憾之極。

第二天,二人吃過了早餐,就驅車駛向下一個目的地----那爛陀寺。那爛陀寺在印度北部比哈爾邦中部都會巴特那東南90公裏。二人一路走一路玩,當二人來到巴特那時已是下午五時了。楊翔倒沒什麼,索娜什畢竟是女孩子,臉上明顯有了疲意。二人找了一家酒店,叫了飯菜,美美地吃了一頓。隻後又回房休息了一個多小時。當二人再出來時已是晚上九點多了。休息了一陣,索娜什精神好了很多。二人在大街上逛蕩了一翻,還到咖啡店喝了一杯咖啡才回房休息。

巴特那是印度的宗聖地,位於比哈爾邦東部恒HN岸。城市已有2500年的曆史,曾為公元前3世紀孔雀王朝阿育王的首府,佛經裏記載,稱為“華氏城”。曾經是一個經濟和宗教方麵都很繁榮的邦。它被稱為聖人之邦。今天的巴特那,作為比哈爾邦的首府,是印度東部重要的商業中心,更為重要的是,它是通往佛教的朝聖中心吠舍離、拉傑吉爾、那爛陀、菩提伽耶和帕瓦普裏的門戶。

楊翔最向往的是那爛陀寺,對其他的地方,楊翔倒了不太在意,因此巴特那雖然有加雅、哈爾曼地爾寺、天花女神、巴特那博物館等值的一看的景點。他並不停留,而是直接去了那爛陀寺。

說起那爛陀寺,可能沒有多少人知道,比起泰姬陵來那可是名氣小的多。但說到一個人,幾乎每個中國人都知道,他就是唐代名僧唐三藏玄狀法師。玄狀法師在那爛陀寺從師戒賢法師,學習達十年之久。那爛陀寺便是玄奘西天取經的終極目的地。它的另一個名字在中國家喻戶曉,就是《西遊記》中所描寫的西天大雷音寺。

那爛陀(梵名:Na^landa^),又作那蘭陀寺、阿蘭陀寺,意譯施無厭寺,全稱那爛陀僧伽藍。為古代中印度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北方之大寺院,其地即今拉查基爾。北方約十一公裏處之巴達加歐。五世紀初,笈多王朝之帝日王為北印度曷羅社槃社比丘建立本寺,曆代屢加擴建,遂成為古印度規模宏大之佛教寺院及佛教最高學府。大唐西域記卷九詳載那爛陀寺建寺之由來及沿革,謂其地原為庵摩羅園,佛陀曾於此說法三月,彼入滅後未久,帝日王即於此處創建伽藍。寺名之由來有二說,一說伽藍之南庵摩羅林有池,池中有龍,名那爛陀,故取為寺名;一說如來往昔修菩薩行時,為大國王,建都此地,樂好布施,德號施無厭,故伽藍亦以名之。

那爛陀寺規模宏大,曾有多達九百萬卷的藏書,曆代學者輩出,最盛時有上萬僧人學者聚集於此,玄奘在此從戒賢法師學習多年,聽講《瑜伽論》、《順正理》、《顯揚》、《對法》、《因明》、《聲明》、《集量》等經書,兼學婆羅門學,義淨在

此從寶師子學習十年,翻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頌》三卷,《一百五十讚佛頌》一卷;此外來此學佛的唐僧還有慧業、靈運、玄照、道希、道生、大乘燈、道琳、智弘、無行等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