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軍隊還未趕到長社,皇甫嵩、朱俊率領軍隊已經成功擊潰黃巾張梁.張寶所部。
時皇甫嵩、朱俊領軍拒賊,賊戰不利,退入長社,依草結營。嵩與俊計曰:“賊依草結營,當用火攻之。”遂令軍士,每人束草一把,暗地埋伏。其夜大風忽起。二更以後,一齊縱火,嵩與俊各引兵攻擊賊寨,火焰張天,賊眾驚慌,馬不及鞍,人不及甲,四散奔走。
殺到天明,張梁、張寶引敗殘軍士,奪路而走。忽見一彪軍馬,盡打紅旗,當頭來到,截住去路。為首閃出一將,身長七尺,細眼長髯,官拜騎都尉,沛國譙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操父曹嵩,本姓夏侯氏,因為中常侍曹騰之養子,故冒姓曹。曹嵩生操,小字阿瞞,一名吉利。操幼時,好遊獵,喜歌舞,有權謀,多機變。操有叔父,見操遊蕩無度,嚐怒之,言於曹嵩。嵩責操。操忽心生一計,見叔父來,詐倒於地,作中風之狀。叔父驚告嵩,嵩急視之。操故無恙。嵩曰:“叔言汝中風,今已愈乎?”操曰:“兒自來無此病;因失愛於叔父,故見罔耳。”嵩信其言。後叔父但言操過,嵩並不聽。因此,操得恣意放蕩。時人有橋玄者,謂操曰:“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陽何顒見操,言:“漢室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汝南許劭,有知人之名。操往見之,問曰:“我何如人?”劭不答。又問,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操聞言大喜。年二十,舉孝廉,為郎,除洛陽北部尉。初到任,即設五色棒十餘條於縣之四門,有犯禁者,不避豪貴,皆責之。中常侍蹇碩之叔,提刀夜行,操巡夜拿住,就棒責之。由是,內外莫敢犯者,威名頗震。後為頓丘令,因黃巾起,拜為騎都尉,引馬步軍五千,前來潁川助戰。正值張梁、張寶敗走,曹操攔住,大殺一陣,斬首萬餘級,奪得旗幡、金鼓、馬匹極多。張梁、張寶死戰得脫。操見過皇甫嵩、朱俊,隨即引兵追襲張梁、張寶去了。
大耳朵劉兄弟三人帶兵與黃巾血拚一場,戰鬥結束回營聽候調遣;皇甫嵩作為主將,看到穎川黃巾已經不能再構成威脅,於是命道:“張梁、張寶勢窮力乏,必投廣宗去依張角。玄德可即星夜往助。”
劉備得令,三人帶領本部人馬離開穎川,前往廣宗協助中郎將盧植對付張角。
等到我率領遼東軍慢悠悠的趕到長社,戰鬥早已結束,就連打掃戰場也沒有趕上。
此次戰鬥,皇甫嵩、朱俊所部麵對40餘萬黃巾賊寇,斬殺15萬,收降10萬,加上大火燒死近10萬,其餘四散逃亡不知所蹤;而官軍傷亡不到一萬,應該算得上是一個巨大的勝利。但是現在主帥皇甫嵩正為俘虜的這近10萬黃巾大傷腦筋,如何處置這些人現在倒成了大麻煩。
進入中軍大帳,見過軍中各位將軍;雖然我帶領的遼東軍沒有趕上長社之戰,但是在幽.青二州剿滅黃巾的事跡也讓眾將不曾小瞧於我;何況遼東主力雖然沒有參加戰鬥,但是大耳朵劉也是掛著幽州軍的前鋒參加了此戰的,怎麼說我也是幽州援軍的主將,這份功勞我還是有份分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