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翻手為雲(1 / 3)

第一百六十一章

翻手為雲

歐巴羅大陸上的修道院,其性質與東大陸上的寺廟道觀大同小異。

裏麵的修女神父多為天督教的信徒,其中不泛道行高深的苦行修士。

不裏阿耳算是半個教會國家,當初神聖教廷想把不裏阿耳作為進軍東大陸的前哨站,經過多年的經營運作,在不裏阿耳境內修建了眾多的修道院、教堂,在教徒規模最盛時期,羅馬教會曾經還在不裏阿耳常駐了一名紅衣主教。

大蒙帝國與不裏阿耳國之間的戰爭,教會一直以來非常關注,隻不過,教會派遣的東征十字軍,遭到了鷹巢兵團的強力阻截,最終以紅衣大主教希特修斯的死亡而無功而返。

如果不是蒙哲神通廣大,把鷹巢的秘使伊莎貝爾收入“後宮”,進而與鷹巢秘教結成同盟,不裏阿耳一旦得到了東征十字軍的援助,這場戰爭將演變成何等局麵,還真沒人說得清楚。

是以,蒙哲在進駐薩勒城後,曾一度下令,讓駐軍配合鷹巢秘教,對占領區內的所有修道院和教堂進行嚴密監管控製。

與不裏阿耳人的戰爭再次爆發後,蒙哲作為一名專長於深入敵後進行各種破壞活動的特種軍人,對於修道院之類的不穩定因素,自當不會有半點忽視之心。

根據伊莎貝爾的可靠情報,他現在所處的這座修道院裏,就有十多名教廷神職人員在修道院傳教修行。

鷹巢秘教眼線耳目之廣,是不容質疑的。

作為神聖教廷勢不兩立地死對頭。

秘教對於教廷人員的諸般“關心厚愛”,絕對稱得上“無微不至”。

隻不過,大蒙帝國目前並沒有與神聖教廷公然對立宣戰,薩勒城中的天督教信徒也為數不少,大戰在即,盡管蒙哲明知這些神職人員都是些不穩定的變數,但卻沒有很好的借口來把城內的宗教人士逐一清理。

綜合了伊莎貝爾提供的各方情報線索。

蒙哲有種直覺,若是不裏阿耳人地魔法師在戰前有什麼異常舉動。

他們與城內神聖教廷人員接洽的可能性非常大。

為了減少己方不必要地傷亡,同時給予敵方高手以重創,蒙哲早下令讓前線城防警戒人員一旦發現敵方高手潛蹤進城,不得阻攔,任其長驅直入,遠遠地盯著就行。

薩勒城是不裏阿耳人耗時近十年,花費了無數人力物力精心打造出來的一座戰爭要塞。

可以說,沒有人會比不裏阿耳人更了解這座要塞是何等的固若金湯。

不裏阿耳國王由理之所以會在薩勒城失陷後,作出向大蒙帝國請降停戰求和的決定,有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理王深知能輕易攻克薩勒城的大蒙帝國鐵騎絕對不是不裏阿耳現有的殘兵敗將所能抵抗得了地,這場戰爭再打下去,不裏阿耳舉國皆亡也隻是時間上的問題。

主動請降,說不定還能保留半壁江山和部分軍力。

以圖他日東山再起。

可以說,蒙哲原本已經可以提前結束這場戰爭,但是,隻怕就是不裏阿耳人也想不到,在他們把降書順表都已簽署好的關頭,蒙古人突起窩裏鬥。

窩闊台汗居然會擺戰功顯赫,神勇無敵的戰神蒙哲一道。

由理王起先還以為這是蒙古人的詭計,目的是想把不裏阿耳人的軍隊一網打盡。

但是,自與窩闊台派來的特使密談過後,不裏阿耳人地眼線傳回來的各方線報,都表明目前薩勒城和摩拉裏爾城的蒙古人確實沒有駐守大批軍隊,蒙古人將各部落軍隊向南宋王朝邊境集結也是不折不扣的事實。

潛伏在大蒙帝國都城和林的不裏阿耳諜報人員,也證實了窩闊台現在對蒙哲這位橫空出世的聖靈使者地不滿程度業已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

站在帝王的立場考慮,由理王判斷,窩闊台之所以會跟他合作。

其用意是擔心功高震主的蒙哲威脅到大蒙帝國皇室權威。

想趁其羽翼未豐之際將之誅殺。

窩闊台玩的這一手,可謂高明得很。

表麵上。

他是給足了蒙哲的麵子,摩拉裏爾,薩勒城都是你蒙哲打下來的,行,我當大汗的都封賜給你,至於你是不是有能力守住這片領土,那是你蒙哲自己的事。

你殺欽察,懲王子,抗旨不遵,我當大汗的都不與你計較,但若是你犯了丟疆失土地大罪,嘿嘿,對不起,那就得按帝國律法嚴辦了。

你蒙哲說暫時不適合將西征大計進行到底,行,也按你地建議辦。

嚴實、張柔不是跟你走得近嗎,行,那就讓他們跟你一塊鎮實帝國的西疆。

帝國現在國庫空虛,這個情況你蒙哲是很清楚地,所以說,你也別指望帝國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麵有太多的支持,你不是神通廣大嗎,那就想辦法自給自足吧!

這麼一來,就連托雷也找不出窩闊台半點岔子來與其理論。

在托雷、史天澤、拔都等人眼中,蒙哲目前是陷入一種極其艱難的危機之中。

不過,蒙哲卻覺得這是自己借此擺脫大蒙帝國皇室的大好機會,危機,蒙哲當它是危險中的機會,因為他對自己的實力有著無比的自信。

不裏阿耳王號稱集結了二十萬軍隊,禦駕親征收複失地。

實際上,這二十萬人馬中,頂多也就三分之一是正規部隊,餘者皆為奴隸炮灰大軍。

要知道,在摩拉裏爾與薩勒城戰役中,不裏阿耳的精銳部隊可以說縮水了一大半。

隻要布局設法打掉由理王作為恃仗的魔法師部隊,這場戰爭將在最短的時間內由戰略防禦轉為全線進攻!

蒙哲現在很期待能與不裏阿耳人地魔法師部隊盡早交鋒。

因為這批魔法師是他來日揮師西進,征服整個歐巴羅大陸的試練石。

元神念力,絕對是比現代高科技雷達還要精密的探測手段。

在神識的籠罩下,這座修道院裏的每寸空間,都在蒙哲的感知控製中。

與預料中的沒什麼出入,北城防線並沒有敵方高手強行突破,而在修道院地後院。

空間忽然傳來大幅能量波動。

※※※※※※※※※※※※

對於不裏阿耳國王由理王終於將皇家魔法師軍團派出用來對付戰神蒙哲,貝伽法師深感欣然。

反蒙聯盟接二連三在蒙哲手中吃癟。

不僅是損兵折將,而且把建立在大蒙帝國的諸多據點差不多全部斷送掉,現在聯盟中人欲殺蒙哲而後快之心,早就超過刺殺窩闊台了。

由理王此番禦駕親征,與反蒙聯盟中人在背後極力策動也有著莫大地關聯。

貝伽法師帶著一眾反蒙聯盟中的高手作為另一股隱藏力量,在這次戰役中,主要任務就是配合不裏阿耳的皇家魔法師軍團。

協且大魔導師卡瓦納對薩勒城中的大蒙帝國守軍進行魔法攻擊。

自然,卡瓦納極力舉張的戰前恐怖活動,少不了貝伽法師在其中扮演一個主要角色。

在歐巴羅大陸上的魔法師當中,修習空間魔法的魔法師並不多,貝伽法師卻是這為數不多地魔法高手中一個,而且對空間魔法的修練造詣極高。

通過魔法傳送陣秘密潛入薩勒城,在貝伽法師和卡瓦納大師看來,絕對可以避開蒙古人的眼線。

神不知鬼不覺地給予城內守軍以重創。

貝伽法師是這批魔法高手中,唯一與蒙哲交過手的大師級高手。

對於蒙哲的可怕實力,貝伽有著多次親自體會,但是,他並沒有將這個情報與卡瓦納共享,他擔心過份地誇大了蒙哲的實力。

會動搖卡瓦納的信心。

要知道,卡瓦納雖是不裏阿耳皇家首席魔法師,但其魔法修為並不比貝伽法師高明多少。

憑心而論,貝伽並不認為不裏阿耳人此役持百分百的勝算。

即算由理王能將薩勒城從蒙哲手中奪回來,若想在戰場上除掉蒙哲絕非易事。

貝伽可是親眼目睹過蒙哲當初以一己之力,在薩勒城下對抗數萬不裏阿耳精兵如入無人之境。

正是那一戰,蒙哲憑其神勇,全麵瓦解了不裏阿耳守軍地士氣,迫使原薩勒城總督卡吉利斯向蒙哲獻城請降,將一座保留完整的戰略要塞拱手相讓。

蒙哲與窩闊台之間的矛盾。

貝伽當然是早有耳聞。

這位大法師心中打著如意算盤。

思量著如何利用不裏阿耳大軍壓境的壓力,製造一個與蒙哲平等對話的機會。

借機策動蒙哲反出大蒙帝國,與窩闊台汗正麵為敵,使反蒙聯盟憑空多出一個實力強悍的戰略同盟。

貝伽非常清楚,若是沒有不裏阿耳人地戰爭壓迫,要想在薩勒城裏與蒙哲商談反出大蒙帝國,這與自尋死路沒什麼差別。

但若是在蒙哲麵臨困境,極需外力援助的時候出麵幫他一把,雙方共商大計的可能性則肯定大增。

沒有一定的心計和謀略,貝伽是不可能在長期與大蒙帝國的爭鬥中生存下來的。

他並非那種稍有過節衝突便會被仇恨蒙蔽心智的莽夫。

敵人的敵人,便有可能成為朋友,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利害關係。

他與蒙哲之間並無個人恩怨,雙方之所以為敵,都是基於彼此不同的立場而言。

領教過蒙哲地強橫無敵個人能力,貝伽覺得隻要能讓蒙哲不再與反蒙聯盟敵對,就是反蒙聯盟在打擊大蒙帝國地大計中的莫大勝利。

因為自從蒙哲出現以來,反蒙聯盟這段時間地損失,幾乎比前幾年的損失累加起來還要來得慘重。

老謀深算的貝伽,並不認為薩勒城隻有三萬守軍那般簡單。

蒙哲與鷹巢秘教的關係,貝伽可謂知之甚詳。

鷹巢兵團雖在阻擊教廷東征十字軍的戰役中損失其大,但這並沒能動搖到鷹巢秘教的根基。

鷹巢秘教目前是由伊莎貝爾在當家。

這早已屬不是秘密地秘密。

而伊莎貝爾與蒙哲是什麼關係,貝伽是一清二楚。

在蒙哲最需要援助的時候,若說伊莎貝爾不會動用鷹巢秘教的力量施以援手,貝伽說什麼也不會相信。

作為鷹巢秘教的前盟友,貝伽對鷹巢的實力當然是耳熟能詳。

這些內情,不裏阿耳人卻是知之不多,如果貝伽知道八赤蠻王業已與蒙哲秘結同盟。

真不知他心中會作何等感慨。

薩勒城沒有落入蒙哲手中之前,貝伽一直在城內支持卡吉利斯與蒙古人對抗。

可以說,當時的薩勒城是反蒙聯盟的一個重要據點。

為此,貝伽在城內修建了多處傳送陣,其中不泛幾處可同時傳送多人地大型陣門。

卡瓦納堅持在大戰前先憑借他的魔法高手來打擊薩勒城地守軍,鼓舞不裏阿耳軍隊的士氣,有個主要原因,就是貝伽法師向他承諾的秘密傳送。

這種傳送陣。

雖然無法傳送大批軍隊,但每個傳送點一次傳送三到五名魔法師還是綽綽有餘的。

聖光修道院,也就是蒙哲目前藏身的這座修道院。

院中有座由魔法師公會與教會合資修建的大型傳送陣。

像這類型的傳送陣,在歐巴羅大陸上地名城重鎮都有建造,這是魔法師公會與教會共享嚴實的秘密,非局中人士難以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