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鄉間瑣事
外婆在鄉間親戚其實並不多,外婆隻有一個弟弟,這次回鄉就是住在這個弟弟的兒子,也就是外婆的侄子家。外婆的侄媳婦也已經四五十歲了,陪著外婆在廂房聊天。
明天就是壽宴了,外婆提出要請幾個親戚,其中就包括外婆的弟媳婦,也就是外婆侄子的母親。外婆的弟弟不到三十歲就死了,弟媳婦改嫁,改嫁後有生過幾個孩子。三年自然災害的時候,弟媳還曾帶著其中一個女孩來找過外婆,外婆接濟她們一大袋子紅薯——在當時可算是救了他們家的命。
可對這個邀請,侄媳婦似乎有點兒不願意,外婆覺得很奇怪,細細問了才知道,原來弟媳改嫁後所生的幾個孩子都不願意撫養老母親,互相推諉,在鄉間鬧了很多是非和矛盾。外婆的侄子本想把母親接過來養,沒想到反而惹了幾個同母異父的弟弟妹妹的誤會。
外婆覺得非常不理解:什麼時候我們村變成了這個樣子?子女不撫養母親,自己不撫養,哥哥要撫養還要引起誤會。
外婆把侄子叫進來,大聲斥責他不孝順,又一再追問到底有什麼誤會好顧忌的。侄子是個老實人,隻是抽煙,嘟嘟囔囔的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外婆看著侄子這副樣子,越發生氣。雖然內心知道動過接母親的心思,可見不是侄媳婦從中作梗。可是看著侄子身為男人這副窩囊樣兒,外婆氣得捶胸頓足。
照顧小慧的櫻紅、諸葛媽媽、諸葛淵都跑過來勸,沒有管用的。最後還是在村子裏到處發帖子、走親戚的馮晉回來勸住了,他在村子裏各家串門,東家說一句,西家閑言兩句,已經打聽了不少信息,進門就說:“媽,這事情,您可不能怪表弟啊。聽說是張家那邊的表弟表妹們不讓表弟接舅娘過來的。”
外婆氣得很,櫻紅撫著她的背幫忙順氣兒,櫻紅很直接的問:“爸,您說什麼繞口令兒呢?表舅贍養自己的母親,別人憑什麼攔著?世上沒這個理兒吧。”
外婆結果侄媳婦的茶,喝了一口,指了指櫻紅,又指著她侄子說:“沒錯,櫻紅說得沒錯。天底下什麼時候有這樣的道理了?就算特殊時期的時候,聽說過子女不認父母的,也沒聽說過哥哥要贍養母親,弟弟妹妹攔著的。”
馮晉輕輕給老太太閃著扇子,緩緩地說:“我聽說,張家的表弟們懷疑舅娘手上有寶貝,怕表弟繼承了。”
她侄媳婦已經拉著櫻紅小聲跟她解釋了:“你外婆的弟妹改嫁那家姓張,所以你表舅的弟弟妹妹,你爸爸稱張家表弟表妹。你外婆的弟妹,就是我老公的媽媽,你爸爸管她叫舅娘。”櫻紅吐了吐舌頭,做了個表情表示太複雜。
外婆看了看馮晉,又看了看自己娘家侄子,冷冷的說:“寶貝?什麼寶貝?是說我們家祖上傳下來的東西對吧?”
外婆的侄子歎了口氣,說:“哎!家裏哪有什麼寶貝啊?特殊時期的時候都抄沒那麼多次,能有什麼寶貝?有寶貝又怎麼樣?我不稀罕”
外婆冷笑了一聲,盯著她侄子問:“有寶貝的話,你不要?為什麼?”
“哎!我也不知道他們怎麼想的。如果真有寶貝,該對我娘好一點才對。怎麼就想要寶貝,恨不得把自己的親娘當抹布一樣扔出去呢?”
外婆點點頭說:“你說的是,這世道我也是不明白了。”外婆似乎有點傷感,眼中都有淚水了。她似乎在反複思考什麼最終對馮晉說:“女婿啊,你去張家那邊走一趟,看辦壽宴他們來不來吧。我還是想見見他們的。”
馮晉剛要出去,外婆又叫住了他,發了一會兒呆才說:“今天的話,我在這兒隻說一次,不會再說第二次。你們願意傳出去,我也不攔著。祖上的確是有幾件東西傳下來了,但我家的規矩與別家不同,向來傳女不傳男。東西,我有,本打算給櫻紅的,可她生下了個兒子。將來傳給誰,我還在想。但是張家他們,哼!我家的東西跟他們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