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章(1 / 2)

簷涼市西北麵的耐山是一座以紅土以及石灰岩組成的大山,百年前崢嶸崔嵬,氣勢迫人。經過數輩久居耐山的人民開墾,耐山已無植被,放眼望去,山上盡是一片血紅,其間有許多黑色的斑點,那是黑色的石灰岩。

簷涼市近幾年來發展迅速,領導們個個是談判專家,經過不懈努力,放下架子,招商引資,使得簷涼市成為許多大公司開發投資的選擇。城市如同病毒一樣擴散,從加快建設到現在不過十年。簷涼較之前擴大了三倍之多。現在,在元明時期號稱兵家必爭之地的耐山也麵臨著被城市工業侵占。畢竟是和平年代,兵家必爭也成了商家必爭。

簷涼市委準備在耐山建設兩個工廠,一個是精煉油廠,一個是進口的金屬礦物加工廠。兩個工廠的規模在簷涼及周邊幾個省市都是首屈一指,市上眾誌成城,幹勁興烈,要把耐山一帶開發為重工業區。

政策對工廠開放,工作進展得就快,從選址,融資,設計僅用了一年時間。兩個工廠都是BT項目,建設方在政府把地整下來後,就成立項目部,開始大興土木,挖機,裝載機,渣土車,拌和機以及工作人員,農民工把荒涼的耐山變得喧囂起來。

工程進行至約三分之一的時候,一台卡特挖機在使用破碎錘破碎岩層的時候,一旁一個戴著眼鏡,渾身灰土指揮挖機的技術員發現開鑿出來的石塊上有奇特的花紋。技術員覺得驚奇,拿起一塊石頭來看,發現那塊石頭平麵上是一幅巴掌大小,造型詭異,猶如某種巨大的寄生蟲的圖案。盡管技術員是測量工程專業畢業,但他也一眼就能看出那是一塊動物化石。

按照工程指揮部關於建設工廠時若是發現文物,化石等具有考古和科研價值的物品時,需立即停止施工,並上報有關部門,等待專業的考古隊伍來進行考察,鑒定,發掘。

但是如此一來,施工進度必將受到阻滯,而且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有可能是幾個星期幾個月半年甚至更長。施工隊伍中農民工靠做一天拿一天的錢,包工頭靠方量拿錢,項目部靠做到一定產量才能得到撥款。若是進度受阻,產量上不去,大家都拿不到錢。技術員將發現化石一事報給領導之後,業主,施工,監理均不願進度跟不上,決定將此事瞞下來,不讓外界知曉。

於是工程繼續,許多可能具有極高研究價值的化石被水泥漿包裹,填入地基。

但這件事始終沒能瞞得住,一個年輕的從外地來的工人看到這些化石談奇特,就拍了一些化石照片以及自拍,發上微博,並且附上了比較詳細的來源說明。這個工人是因為沒考上大學且家庭貧困而出來打工的,雖然文化不高,但還有點見識。

事件被曝光以後,一群生活中低聲下氣,網絡裏趾高氣揚的網絡暴民開始大肆渲染。將耐山化石事件翻過來卷過去染了許多遍色,甚至有人旁征博引,以此事為噱頭,翻出簷涼以往某些不光彩的事件。把耐山化石事件搞得不像一件破壞文物的違法行為,而像是一群網民的狂歡。使得工程建設指揮部在耐山化石事件中顯得極為被動,亟需危機公關。

為了平息公眾的憤怒,處罰了幾個名頭極大,但無關緊要的人物之後向有關部門申請,請來了權威專家組成一個考察組,進入耐山考察。

專家組中最具權威的是當今全球知名的化石專家陳威。陳威今年六十五歲,本來早該退休,但考古部門舍不得這個精英在還能工作的時候就在敬老院中下棋喝茶,便加倍工資請他繼續任職。陳威雖已過了甲子,但精神矍鑠,滿臉紅光,頭發黝黑,猶如四十餘歲的中年人一般。他一生奔波,跑遍全國,具考古局裏人說,陳威用錘子砸下的石塊幾乎可以砌成一座胡夫金字塔。

陳威領導的考察組進入耐山之後,受到了施工隊伍的熱烈歡迎。施工隊的包工頭當天請陳威到簷涼比較豪華的一家飯店吃飯。陳威無功不受祿,一路上連問:“是不是有什麼事兒?有什麼事兒就直說,我是直來直去的人,有事兒說事兒。”

包工頭一個勁兒直搖頭,說:“沒事兒,就是領導來了,不吃個飯領導會中央去後說我們連肉都吃不起,丟臉,丟臉,今天隻吃飯喝酒,不談工作,不談工作,哈哈哈。”

到得飯桌,一桌簷涼的特色菜肴。包工頭叫來幾瓶西鳳,以身作則,先幹為敬。陳威等人為了不顯得擺架子,包工頭喝多少,他們就喝多少。這包工頭做了十幾年工程,幾乎天天都在酒桌子上泡著,酒量當以公斤來計量。陳威等人自然不是其對手,酒過半巡,他們已是酒酣耳熱,頭暈眼花,滿嘴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