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六千多萬年前,伴隨著一次地殼運動,一片土地緩緩蠕動著從華夏古陸南端的一角斷裂開來,其中一部分下陷被海水淹沒,沉入海底,其餘仍然露出海麵的部分便變成了島嶼,從此與大陸隔海相望。當年被海水淹沒的地方,就是今天的瓊州海峽,那一個被海水隔斷了的島就是海南島。
四千多年前幾支古越族部落乘舟渡海,成為海南島上的第一批子民,他們是海南黎族的先民。公元前110年,海南島設立了珠崖、儋耳兩郡,西漢王朝在此後日趨腐敗,自身岌岌可危,對這片南疆蠻荒之地根本無暇顧及,兩郡逐漸撤銷。公元43年,馬援率兵平定嶺南叛亂,重置兩郡。在漢代以後的兩晉,宋、齊,梁、陳曆朝更替的幾百年間,海南總是徘徊在中原王朝統治的觸角之外,那些企圖為海南的“王化”建立起牢固基礎的努力總是付諸東流。隋王朝在611年於海南本土設郡立縣。海南逐漸打破了其封閉的文化形態,從此奠定了海南延續至今的文化格局。由於以文化教化代替了單純的政治軍事統治,海南才逐漸臣服於中原王朝的統治。唐朝時海南島的對外政治、經濟的活動都開始頻繁,但海南仍被視為蠻夷之地。宋、明時海南島呈現肇興之勢,漢族移民的激增,使得原居民要麼被同化,要麼則向腹地推進,所謂“文昌無黎”的記載,說的就是黎人漢化後所導致的“無黎”情況。清朝後期的海南與中國的所有地區一樣開始走向衰退,直到1950年解放後仍未能恢複元氣。五六十年代是海南島生態環境遭劫的年代,經濟及文化的發展道路更是曲折漫長。
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海南島經濟逐漸複蘇,1988年海南建省及辦經濟特區是海南島的一個大轉機,在經過幾十年的開發建設後.海南省已經成為全國知名的旅遊勝地。其獨特的熱帶海濱風情吸引著一批批遊客的到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