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聽了,不由的笑罵道:“你這老殺才,收了俊兒多少好處,竟然如此替他說話。”他口中調笑著眼神卻微微冷了下來。李懷恩聽楊堅如此說,連忙道:“陛下這可冤枉老奴了,此事的確神異,老奴事後也差人探聽過,上封城中人人都知曉秦王世子殿下至今不會說話,甚至還有一些不好的言語流傳出來,可的確是在老奴宣旨的當日,世子殿下開口說話了,這是老奴親眼所見,萬萬做不得假的。”
稍稍歇了口氣,李懷恩繼續說道:“皇後娘娘差老奴前去探望世子殿下,老奴又怎敢不盡心盡力,那日世子殿下才見到老奴,便開口說話了,還差遣老奴將禮物送給陛下和娘娘。”說著對遠處侍立的一名小太監招了招手,卻見到那小太監雙手捧了個紅木漆盤走了過來,盤子墊著黃綢,上麵擺了兩件事物,正是楊浩交給李懷恩的兩個蟈蟈籠子。
楊堅命身邊的侍從將漆盤結果,送到楊堅的身前,楊堅伸手拎起一個蟈蟈籠子,仔細打量了一下,笑道:“這東西倒也精致,不過浩兒丁大點的孩子,竟然能做出這樣的東西麼?”李懷恩解釋道:“這東西並不是世子殿下親手所做,像陛下說的,世子殿下年紀幼小,就是天縱之才又怎麼能做出這等事物,想來應該是王府的工匠所製,不過這東西雖然不是世子親手所做,但卻也是世子殿下的心愛之物。聽秦王殿下說,就是他想要取一個世子殿下也是不讓的。”
一旁聽著的獨孤伽羅倒是有了興趣,吩咐道:“這倒是有趣了,這孩子究竟如何你卻一五一十的給本宮仔細說說。”
聽到獨孤伽羅如此說,李懷恩連忙應是,將自己與楊浩見麵的過程仔仔細細的講了一遍。他常年在宮中伺候,口齒伶俐,本事簡單的一件小事卻被他講的繪聲繪色,甚為有趣。尤其是說道楊俊被楊浩稱作是壞人時,將過程描述的極為入神,逗得獨孤伽羅嬌笑連連,就連楊堅也是忍不住失笑。
聽他講完與楊浩相見的過程,獨孤伽羅和楊堅心懷大暢,獨孤伽羅微微笑道:“如此說來,這孩子確實有些奇異。”
李懷恩連忙應承道:“秦王世子天賦異稟的確與眾不同,而且長得與皇後娘娘極為相似,甚至比晉王殿下還要俊俏幾分,真個如同天上的金童一般,隻是百姓無知,所以倒是把世子殿下傳成了轉世的佛陀。”
聽他說楊浩長得與獨孤伽羅相似,楊堅不由得笑道:“那這娃娃卻是生了一副好相貌。”獨孤伽羅聞言也是大喜,沒來由的對這未曾見麵的孫子親近了幾分,手中把玩著楊浩送來的蟈蟈籠子,倒是有幾分珍惜起來。
獨孤伽羅對楊堅說道:“這孩子說起來倒是個聰明伶俐的,雖然有些出奇,但卻算不得什麼了不得的大事,我料想這孩子怕是早就會說話了,隻是玬兒他們未曾發覺罷了。”她口中的玬兒就是秦王妃崔氏,崔氏出身博陵崔氏,而博陵崔氏又是清河崔氏的分支,獨孤皇後的母親崔夫人,則是出身於清河崔氏,所以算起來崔氏還是獨孤伽羅的外甥女。因此獨孤伽羅的口氣中自然帶著幾分親近。
聽她如此說,楊堅不由得問道:“這話又是從何說起?”獨孤伽羅笑道:“你們是男人家那裏懂得照料孩子的事情,玬兒又是初為人母,很多事情自然也是不懂的,有些孩子性格內斂,生來就不愛說話,也有些孩子則是懶得說話,這種孩子多半是較其他孩子更為聰慧的,隻是因為不需要說話就能夠表達自己的意思,所以就會遲遲不願意開口。就像是習慣了爬行的孩子,即使能走了,一時半會也是不願意自己走路的。”
楊堅微微思量了一下,覺得她說的甚為合理,於是笑道:“這麼說來我這皇孫卻是個懶孩子了。
獨孤伽羅也微笑應道:“懶孩子說不好,但是個機靈鬼卻不會有錯的。”聽她說的有趣楊堅忍不住嗬嗬大笑起來。隨即擺弄了一下手中的蟈蟈籠子,對獨孤伽羅說道:“這孩子也是有孝心的,我這當阿爺的卻是不能白白占他的便宜。”吩咐左右侍官道:“命中書省擬旨,秦王世子楊浩,天資聰穎孝心可嘉,特封為天水郡王。”微微沉吟了一下又繼續道:“拜柱國、貞毅大將軍、加職上封縣令”楊堅說的輕描淡寫,可一旁聽到的眾人卻是一個個目瞪口呆。不要說李懷恩,就是獨孤伽羅也聽得一愣,神情微微有些恍惚。
楊堅的這個封賞,實在是太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