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夜話(2 / 2)

楊俊搖頭歎息道:“倒也沒有什麼,隻是說父皇調我去襄州任職,除了懲罰之外怕是還有別的思量在。開始時我還沒意識到,隻不過後來聽你說內兄也被派去襄州,所以才有了這種猜測。內兄乃是鎮守邊塞的大將,若非任職期滿平素裏極少變動,以防將士人心不穩。若非事出有因又怎會在此時調內兄去襄州坐鎮。襄州一向是大興經略南方的要衝,父皇極為重視,內兄在陳朝素有凶名,甚受陳人畏懼,此去襄州怕不僅僅是鎮守這樣簡單。”崔氏猶疑道:“王爺您的意思是說,陛下要與陳朝開戰?那你這一去,豈不是自履險境。”楊俊笑道:“我堂堂一個王爺鎮守後方又有何危險呢!況且我也隻是猜測而已未必是真,而且便是開戰也不會急於一時的,想來父親派我去襄州其中一層意思也是需要有人暗中傳遞皇命。依我與內兄的關係,許多事情協調起來自然也簡單很多。”

崔氏這才了然的點點頭,但神色中卻是多了幾分擔心。楊俊自己倒不是特別在意,想來自己此去襄州多半是要作為崔宏度的輔助,在崔宏度和楊堅之間傳遞秘密消息。為了掩人耳目才掛了個尚書令的虛職。知道了楊堅並不是單純的因為偏心而懲治自己。楊俊心中反而舒暢許多。見到崔氏眉頭微鎖似是有些擔心,楊俊也就轉開話題,不再和崔氏談論此事。

楊浩微微思量,說道:“如真是如此,這行程卻是不能耽擱了,我原本打算推遲一些時日,待新年之後再去襄州的。若是往日,我身為親王,莫說上任遲個三兩個月,就是晚上一兩年也是無所謂的。可若是父皇真的準備同陳國開展,必然時刻關注襄州的情況,我若再是拖拉,怕是又要惹他生氣了。”

崔氏心中雖然不舍,卻也知道他所以不虛,於是勸慰道:“那你就早些動身吧,我們既為人臣又為人子,總歸莫要惹惱了父皇才是。你隻放心的去,王府裏自我我照看。”

楊俊笑道:“你年紀雖然尚輕經驗不足,但冰雪聰明處事果決頗有大將之風,府中有你照看我自然是放心的。我走以後,秦州新任總管是河間王,弘王叔為人聰敏明悟,崇尚無為而治,政務上卻是不用擔心的,他總不會為難王府。不過他與晉王走的較勁,雖然現在還看不出明顯的傾向,但終究還是小心為好。此人可以以禮相待,但卻不宜往來過甚。”

崔氏笑道:“臣妾知曉了,瞧你說的,你若不在府中,我一個婦道人家,又與他有什麼往來。我隻守好王府就是,府外之事與我何幹,其他的都由得他們,難不成弘王爺還會難為我不成。

楊俊笑道:“你能如此想我便放心了,我倒不怕他為難你,反到是怕你心中不滿父皇的決定,故意為難弘王叔。”崔氏氣道:“難不成我在你眼中就是個愛撒潑的村婦不成?”楊俊盯著她笑而不語,讓崔氏更覺羞惱似嗔似怒的盯著楊俊,卻惹得楊俊大笑起來。

楊俊和崔氏口中的河間王乃是隋文帝楊堅的堂弟楊弘,楊弘的祖父楊愛敬是楊堅的祖父楊禎的兄弟。楊弘曾多次跟隨楊堅征討,在楊堅擔任北周丞相時,經常讓楊弘跟隨左右,把他當作心腹。後來,宇文招邀請楊堅到他府上飲酒,打算刺殺楊堅,當時保護楊堅的就是站在門外的元胄和楊弘。

所以說楊弘是楊堅的心腹親信也不為過,楊俊雖然不畏懼於他,但也不願意平白無故的得罪人,所以才出言警示崔氏。崔氏也是個知趣守禮的女子,有又楊俊提醒,自然不會平白無故招惹楊弘,倒讓楊俊放下了擔心。

與崔氏商量妥當,楊俊這才安下心來,隋文帝楊堅一向重武輕文,故而大隋朝雖然在戰爭中百戰百勝,可論起文人風采和文風文氣,卻是大大遜色於陳朝的。楊俊一向傾慕南朝文人的才氣風流,因此對此次襄州之行在心中反倒暗暗生出幾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