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世外秘境(1 / 2)

這是一望無盡的延綿山脈,山的那邊,便是高聳入雲的峽穀,峽穀之下,有讓人驚歎不已的雄偉瀑布,飛流直下,滔滔不絕。

這裏,四麵環山,雲霧妖嬈,時有仙鶴掠過,狼猿哀鳴。青鬆古木,隱天蔽日,曠古罕見之極。

不過讓人惋惜的是,這裏卻是從未出現,也不被人們發覺的世外桃源,即使21世紀的科技含量之高,也仿佛沒有打擾過這一片淨土,就好像,它與地球隔離開來。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一個人注意到了這裏,他的名字叫李遙。四川CD人,32歲。他從小天資聰慧,智商發達。一生以讀書為樂,3歲識字,15歲考上清華大學,25歲成為經濟學博士和物理化學博士雙學位。

後來轉投與音樂之中,32歲便對音樂有了獨到的見解,轟動了整個音樂世界。現在正學習曆史,處於曆史實踐當中,準備他的博士論文。

在連續幾月的搜集曆史文獻資料和詢查民間傳說中,他終於找到了這裏:這是一個曠古絕跡。

他懷疑,他發現的遺跡,受到了能量體的屏蔽,而這種能量即使現代科技之高,也無法揣測。所以,它經曆了那麼多朝代更替,也沒有誰能發現這裏,它就像人們常說的洞天秘境,小型空間。

在連續幾個月的搜集當中,他震驚的發現這秘境,是因為在1800年前的某一次大規模變動形成的。它的形成,很有可能就是造成1800年前的人口大銳減以及朝代的更替有著某種間接與直接關係,而1800年前,正是古代三國。

其實,如果以李遙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是不足以發現這樣的新大陸,但是從某天夜裏開始,李遙就不斷地做著同樣的夢:

他夢見一個地方,不知名,卻又無比熟悉。那裏有碧湖,藍天白雲,青山古樹,珍奇異獸,仙氣圍繞……

那裏有一個曠世古洞,在古洞正中央的九百九十九層天階之上,巍峨的骨架上,擺放著一本書,一本滄桑年老的古樸書籍,書中,他隱約感覺記錄著什麼。

醒來之後,他的腦海裏便有了一個始終不能忘卻的山水畫麵,畫中直指泰山之巔。

他搜集了各種資料,然後追隨他的夢境,便從泰山之巔,那處一模一樣的山水畫中,開啟了奇石陣法,被毫無征兆的強大吸引力,強行吸到了這裏。

李遙站起身來,環顧四周,仙鶴點水,麋鹿奔騰,魚翔淺底,竟跟夢中的情景分毫不差,作為一個專業的曆史學者,他深知,這片古鏡代表著什麼:代表著,他會成為像發現樓蘭遺跡般偉大的曆史學家。

根據夢境所看到的場景,這片古鏡並非彈丸之地,而是有一省般大小。甚至懷疑,他會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耀眼。

呼吸著這裏清新而又自然的空氣,每一次的呼吸都好像讓人無比的舒暢,每一次的呼吸都好像讓人的新城代謝又增強一分,他驚奇的感覺到,這裏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十分之高,大大超出了現有世界的範圍。

甚至他懷疑,這裏的氧氣濃度非常接近,或者超過了遠古時期的百分之三十五。

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結論。

然而高興之餘,李遙又隱隱有點感到不安起來。因為氧氣含量高的話,更容易產生體型膨大的動物,甚至有些昆蟲,也因此而變成如同隻能在科幻片裏看到的模樣。

根據回憶,他所在的地帶處於這片秘境的東南角,而記憶中的古洞坐落於秘境的正中央,所以,若要到達古洞,就必須要橫穿半個省的路途。

李遙頓時噓噓不已,兩腿發軟。

“靠,叫我徒步好幾百公裏,而這裏又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萬一遇到什麼飛禽猛獸,妖魔鬼怪,美女妖精等等,看上我了還好,要是沒看上我........”

“亦或者半夜三更趁我睡熟之際,一隻螞蟻把我咬死,那我一世英名,豈不死的憋屈?”

李遙想了想還是算了,非我怕你,實屬肚子餓得慌,待到我回家吃飽喝足了,再來一決雌雄。

於是,揮了揮手,轉身準備回家。

“回去之後,叫上老張,組建一個科研探險隊,帶好工具再來,萬一遇到什麼怪獸之類的,叫他們打頭陣,我在後麵見機不妙,拔腿就跑,豈不是一大幸事?”

李遙想到這裏,嘴角露出壞笑的神情,深深的為自己的聰明才智感到無比佩服。

“唉,我已經認為我很聰明了,卻沒想到我居然那麼聰明,沒辦法啊,誰叫我那麼帥呢?”

也不知道聰明與帥有什麼關係,說著,走了兩步,邊走邊幻想著發現曠古、震驚世界的場景。可走著走著,突然就頓住了,然後摸摸腦袋,傻笑道:

“話說我該怎麼回去呢?”

李遙是被泰山之巔的奇石陣法傳送過來的,望了望四周,也沒有什麼奇石陣法了,怎麼樣才能被傳送回去呢?

“哈哈哈哈,我完蛋了……老天救救我啊,嗚嗚嗚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