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三大帥進京(上)(2 / 2)

萬晨微微笑道:“這河西王帥出自太原王氏,乃是五姓七望之一的高門大族。”

“晤——”謝雲點頭笑道:“我聞太原王氏,雖然乃五姓七望之一,門第聲勢卻早已不如崔、盧、李、鄭四族。太原王氏,四姓得之為美,故呼為鈒鏤王家,喻銀質而金飾。”

“謝兄這麼想便是大錯特錯了。”萬晨擺擺手道:“太原王氏自入唐以來,雖然已遠遠不如崔盧李鄭四姓,但在本朝天子年間,門內傑出子弟卻是極為可觀。”

“哦?”謝雲笑道:“倒是願聞其詳……”

萬晨微微瞥了他一眼,不慌不忙的解釋道:“當今天子原配皇後便出自太原王氏。除此之外,王維王縉兄弟享譽天下。而時下被成為‘七絕聖手’的王昌齡,與作出七絕壓卷之詩的王之渙都是太原王氏的大才子。”

“呃?”謝雲心頭一震。這才記起盛唐還有兩位邊塞派大詩人,王昌齡與王之渙。其中王昌齡被稱為“七絕聖手”與“詩家夫子”,詩名顯赫無比。而王之渙則與王昌齡、岑參、高適合稱“邊塞四大詩人”。其名作《涼州詞》被稱為“七絕壓卷之作”,民國的章太炎稱為“絕句之最”。

謝雲端詳有頃,點頭笑道:“如此說來,太原王氏的確是書香門第,五姓七望倒也確實名不虛傳。”

萬晨回頭笑道:“謝兄若以為太原王氏僅僅出幾位詩宗才子,那便又錯了。王氏如今在大唐軍疆,也是能才輩出。除了河西節度使王倕以外,如今的河東、朔方節度使王忠嗣,北庭節度使王正見也都是太原王氏子弟。大唐沿邊十鎮,王家獨有其四。”

“呃……他們竟都是太原王氏的子弟?”謝雲嘴巴一張,一下子就愣住了。

“不錯。”萬晨點點頭道:“太原王氏出自周靈王太子姬晉,也就是王子喬的後代。其中族內最著名的,又分為晉陽王氏與祁x縣王氏、烏丸王氏三支。其中晉陽王氏便是傳統太原王氏的嫡房。曹魏司空王昶,西晉司徒王渾父子;東晉尚書令王述、中書令王坦之父子都是這一脈的子弟。本朝則有大才子王勃。”

“而祁x縣王氏,最出名的便是漢末司徒王允。還有對抗司馬懿篡權的曹魏太尉王淩。”萬晨探頭看了看,娓娓說道:“除此之外,在南北朝,有元嘉北伐的大將軍王玄謨;蕭梁開國功臣王茂。本朝則有王忠嗣與禦史大夫王鉷,他們都是太原祁x縣王氏河東房的子弟。”

“至於另外一支烏丸王氏,其祖先王神念其實也是出自祁x縣王氏,不過他們身上有著鮮卑血統。王神念的次子便是與陳霸先齊名的王僧辯。在北朝,還有西魏名將王思政。”萬晨略一沉吟,補充說道:“王思政孫女是高宗天皇的王皇後。而王僧辯的孫子是貞觀名相王珪,而當今天子王皇後也是王神念這一支。”

“這也就是說本朝兩位王皇後都是出自太原烏丸王氏。”謝雲滿臉含笑,點頭道:“有意思。晉陽王氏多文、祁x縣王氏尚武、烏丸王氏則專門貢獻女人……”

萬晨先是一怔,旋即臉上翹起一絲笑意道:“兩皇後,四鎮節度使,如雲般眾多的才子佳士,無數的三公宰相。不王而王,這就是太原王氏。”

“原來如此。”謝雲臉上露出一副受教的表情,心裏突然湧起一股煩躁的感覺。

若是大唐都是這些高門望族當道,那麼他這個寒門素子什麼時候才有出頭的機會……

出身比別人低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那些出身比你好的人,比你更努力更聰明。

萬晨若有所思地瞟了他一眼,似是猜到他心思一般,坐下來盈盈笑道:“過些日子便是天寶五載的元旦,年後朝廷將大開製舉科考。若謝兄此次能得到楊駙馬的推薦,想來登龍門有期。”

“希望能借萬兄吉言。”謝雲聞言粲然一笑,他斜斜瞥了萬晨一眼,輕輕敲著案幾,淡然道:“其實我很奇怪……我與萬兄之間,隻能算是一麵之雅,點頭之交。但為何萬兄似乎對我……頗為照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