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此夜難為情(1 / 2)

寒夜的天幕,半個月亮沉沉斜掛著。辭別楊錡而回的謝雲,一整晚都是思量不已的想著如何利用這次筵席。

平心而言,他本是不願意跟這些亂七八糟的貴族宴會摻上任何關係。隻是楊家聲勢赫奕,既然楊錡如此放低了姿態,無論如何,他都不便拒絕了這位駙馬都尉的邀請。

況且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謝雲發覺這是一次推廣孜然羊肉與消靈炙的好機會。以楊家五貴如今熱可炙手的地位,若連他們都對自家的菜式誇獎不已,那麼接下來長安的權門豪貴必然趨之若鶩。

除此之外,萬晨最後那句話也打動了自己。的確,難道自己真想抱著那個小小的茶肆,在那市井俗地說一輩子的評書嗎?當今貴官顯宦都是喜好音律,而興慶宮中那位天子癡迷於歌舞曲樂,更是舉世知名。一旦此次名動筵席,其帶來的好處當真是無窮無盡。

當然,謝雲所追求的並非是伶人玩官之道。實則以擅音律而入科舉仕途的也不少,畢竟這時代的科舉、製舉都需要貴族豪門引薦。

謝雲記得開元初年,當時尚未揚名的王維應舉會試。時年張九齡的弟弟,也就是如今的嶺南五府經略使張九皋,使人走通了玉真公主的後門,公主曾授意京兆試官以張九皋為解頭。而王維也將應舉,便同岐王李範商量,希望得到他的推薦。

岐王李範便讓王維穿上錦繡華服,帶著琵琶,同到玉真公主第宅飲宴。王維風姿俊美,非常惹人注目,便為公主獨奏新曲。他彈撫琵琶,聲調哀切,滿座為之動容。公主甚感驚奇,問王維是否有寫就之詩,王維從懷中拿出數卷詩獻上。公主驚奇不已,於是讓王維更衣,不作伶人看,而升於客人之列。

在岐王再次推薦下,玉真公主又改薦王維為解頭。此後王維一舉登第,成為開元九年的狀元,時年二十一歲。

這種事若放在後世,乃是見不得人的權才交易。但在科舉草創的隋唐時期,卻是科舉的一大特色。唐代取士不僅看考試成績,還要有著名人士的推薦。因此考生紛紛奔走於公卿門下,向他們投獻自己的代表作。其中向禮部投的叫公卷,向達官貴人投的叫行卷。

這種製度,乃是皇權對魏晉以來世家大族權力的妥協。但另一方麵,投卷確實使有才能的人顯露頭角。謝雲在曲江雅集那次已經稍微引起了貴人公卿的一絲注意,但這還遠遠不夠……

這個時代若想要揚名入仕,絕非僅僅像後世小說裏隨意作出一兩首驚豔的詩詞便可。實則單單考試一途,也是極為艱難。這個時代科舉有常科、製科之分。其中常科便跟後世一樣,考生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生徒,一個是鄉貢。他們都需要經過重重考試才可入圍。

以謝雲如今的身份跟年紀,常科卻是行不通了。如今一來,便隻能走製舉一途。所幸在盛唐時代,製舉銓官次數更多,且含金量更高。既然楊錡作出了這樣的暗示,謝雲自然不會白白錯過這次機會。

心念至此,謝雲隻感覺腦子微微有些發熱。楊家五貴與章仇兼瓊之間的筵席,也不知道那位四大美女之一的楊貴妃是否會同去呢……

“看來孜然粉的事情,這兩天就得研磨好啊……”本擬回房休憩的謝雲忽然想起這件事來,便轉而跨步走到柳紫煙的房前。

“柳娘子,可曾休憩了麼?”謝雲走到柳紫煙房前,輕輕敲了敲窗門,卻從裏麵聽不到一絲動靜。

“柳娘子,我有事與你商量——”謝雲不禁加大了些力度,隻不過輕輕一推,門兒便吱吱地被透了開來。

“沒人麼?”謝雲朝裏麵張望了一下,一撩袍裾,輕輕步入柳紫煙的房中。

映入眼簾的是一缸大大的水桶,隨著熱氣的升騰,一縷清香之氣淡淡溢滿房內。

水桶後是一道長長的竹架子,淡紅的短襦與長裙已經搭在了架子上,衣服上傳來一陣芬芳馥鬱的脂粉味。

“不好!”謝雲隱隱感到不妙,他忽然意識到某些熟悉的橋段就要上演在自己身上,連忙往門外急退幾步。

“誰——”謝雲前腳方抬,一道身影已是急閃而出。

謝雲詫驚間,猛覺得脖子上一涼,斜眼瞟去,一柄閃著寒鋒的長劍正貼著自己的脖頸,緊接著耳邊一陣冰冷刺骨的聲音響起:“別亂動,不然我便割了你這小賊子的狗頭。”

柳紫煙穿著繡花的粉色肚兜與白色的薄綢褲,身姿曼妙,白皙如玉,一頭長發如瀑布般的披散而下,隨著她肩膀的聳動而四處晃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