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東市西市(2 / 2)

孫一雖然不懂經濟,不過既然後世地經濟學家都這麼說,他就不能再傻乎乎地采用銀子當貨幣。那樣做的話,不僅會使聯邦百姓辛苦的成果白白地被大明朝的富人盤剝一道,而且最終聯邦政府還會受製於大明朝的富人。

但是圓片錢第一天在九原流通就被炒高價格,孫一認為作為貨幣如此暴漲絕對不是好事。

怎麼辦?狠狠心,孫一決定出手平抑價格。

參謀部的參謀奉命拎著錢袋子去西市購買任何糧食類的商品,逐漸地,西市的糧食價格回落到一個圓一斤左右。

孫一剛喘一口氣,東市每半個時辰下調一次價格的戰利品市場居然出現了漲價!

原來是在西市換到了圓片錢的百姓興衝衝地拿著錢去東市買東西,結果發現戰利品便宜是便宜,就是數量不多了。大家都想要,有人就開始抬價,負責的參謀何樂不為?於是東市的價格整體上揚。

參謀長孫定遼得到消息,立刻認為東市的這種價格上漲有損參謀部的形象。孫定遼提出,必須嚴肅維護東市每半個時辰下調一次價格的既定政策,對於紛紛拿著圓片錢來購買戰利品的百姓,孫定遼提出兩個對策:

第一曰限購,凡是沒有參戰的人員一律不得進入東市買賣;

第二曰搖號,凡是看中東市同一件戰利品的百姓,采用搖號或者抽簽的方式確定幸運兒。

參謀二部的朱軍師立刻跳著腳反對。我們九原郡沒有參戰的普通百姓用糧食換圓片錢已經吃了一次虧,怎麼還能讓他們吃第二次虧?參謀長你這麼做,圓片錢還能叫錢嗎?

孫一聞聽驚出一聲冷汗。限購、搖號,這些詞孫一再熟悉不過了。朱軍師一句話,“這麼做錢還能叫錢嗎?”,一下子道出了問題的本質。

這些幹預市場的行政手段其實就是在變相掠奪百姓辛苦積累的財富,其結果就是錢不再是錢:百姓不再相信錢,不再相信發行錢的機構的權威;聯邦的圓片錢最後必將和大明朝的銅錢一個下場,百姓轉而相信境外的白銀,境內積累的財富白白地便宜了美洲開礦的紅毛。

孫一馬上叫回了在西市大肆采買平抑價格的參謀,而且任由東市的價格上漲。

東市的荷蘭式拍賣變成了正常拍賣。麵對同一件戰利品,提著圓片錢的百姓從低向高報出價格,最後價高者得。

天近後晌,東市的價格暴漲。同樣的東西,以一斤秋後的小米作為計價單位的話,東市的價格已經超過西市,但是價格仍在上揚。

原因很簡單,百姓認為東市的戰利品不多了,手裏的圓片錢以後沒用了,好賴花出去換個東西就行。

幸虧商隊的花頭櫃及時出現,為孫一挽回了這次貨幣危機。

這次商隊奉命去大板升城“收集”物資,一路上花頭櫃琢磨了幾天“收集”和“買賣”的區別。

讓花頭櫃提著刀去“收集”物資花頭櫃是不敢的,而且坐鎮大板升的莫日根也絕不會放任商隊這麼做。

思來想去,花頭櫃想出一個損招:草原上馬上要打仗,商隊可以替人“保管”物資。

比如,一家富戶有一百頭牛,如果在戰前交給商隊保管,商隊則保證戰後交還九十頭牛,僅僅隻收十頭牛的保管費,而且歸還的九十頭牛不保證是原來的那九十頭。

大板升的富戶、商家、逃難來的難民,明明知道這是不給利息還要倒貼錢的借貸,依然擠破商隊的門檻向商隊送物資。

道理很簡單,交給商隊可能隻損失一成的財產,一旦草原上戰火蔓延到大板升,則十成的財產必然都得損失掉。

最壞的結果無非是鐵國戰敗,商隊把保管的財產全部損失。事情真到了那一步,連鐵國都戰敗了,財產交不交商隊其實都保不住,而交給商隊還有一張名義上的契約可以日後索賠。

就這樣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商隊“收集”了大量物資。當花頭櫃同時得知聯軍在九原大捷和滿洲國在庫庫和屯濫殺,立刻率人員和物資返回九原。

花頭櫃的商隊先頭人馬攜金銀細軟於初六後晌一到九原,孫一像是見到了救星,立刻請求商隊想想辦法挽回圓片錢的危機。

花頭櫃一聽情況,這明明是掙錢的好機會啊,怎麼能是危機呢。

西市裏立刻豎起了隆興長的字號。

隆興長的鋪麵一方麵銷售商隊的“保管”物資,一方麵購入本地的便宜貨,準備運到青山嘴鄉的隆興長再賺一道。

隆興長的鋪麵承諾會長期在西市開下去,而且隆興長的鋪麵隻認圓片錢。百姓們在得知隆興長隨後帶來的物資數量之後,紛紛停止拿圓片錢不當錢,東市、西市的物價迅速歸於平靜。

花頭櫃暗自竊喜,商隊不僅賺了錢,還平白地在石門水道西市這塊風水寶地得了一塊永久鋪麵。

孫一則暗自發誓,以後再也不自作聰明幹預市場,徹底取消所謂的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