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九原的現狀,可以先成立四個鄉。麻池、二裏半都是人口比較密集,村落比較成熟的地方,可以各成一鄉。石門河以西的金津河衝積平原是放牧的好地方,可以參考狼山川和勝鄉的模式自成一鄉,稱金鄉。交通要衝石門前障城附近可以再成立一鄉,稱石門鄉。
楊日天和孫定遼正在整編軍隊。三營中願意跟著孫定遼落戶九原的遼東老兵很多,孫一計劃以後的三營就常駐石門鄉,新編的二裏半營常駐二裏半鄉,新編的麻池營常駐麻池鄉,再以金鄉牧民為主成立一支騎兵隊伍。三個營和一支騎兵構成九原的軍事力量,單獨設立一個指揮中心。
當然實現這個構想要一步一步慢慢來,先以村為單位向天憲宣誓,再選舉村長、鄉長,再選舉九原的本地領導機構。一邊打仗一邊建設,能到今年冬天有個雛形就不錯。
但是孫一對實現這個構想有信心。狼山川的經驗充分證明了最了解老百姓的就是老百姓,老百姓的智慧是無窮的。
狼山川的五個鄉自從選出了鄉長,孫一就沒再管過具體事。但是五個鄉幹的有聲有色,各有特色。
樹林子鄉是平靜祥和小農體製,長勝鄉是效率很高的公社體製,青山嘴鄉有第二十六廠、電作坊、隆興長三家“大企業”,和勝鄉以牧業為主,五源鄉以農業為主。
聽說五源鄉鄉民決定不設村莊,把每家的宅基地直接分在了地頭,鄉民起床就可以下自家的田地幹活,還可以就近在田地裏劃出一塊地照顧牲口,鄉民的積極性很高,特別歡迎難民去臨時幫忙。
親身實踐之後,孫一才明白,所謂實現民拄需要提高國民素質根本就是一個偽命題。
後世太平洋此岸的某大國,和太平洋彼岸的某大國的幾百年前相比,那個大國的國民素質高?
後世太平洋此岸的某大國,和幾十年前的自己相比,那個國民素質高?
奇了怪了,正是太平洋此岸的某大國中的同一個幫派,在幾十年前哭著喊著要求立即民拄,要不然就魚死網破給你看,在幾十年後反而借口國民素質不高,拖拖拉拉地像滿清立憲一樣拉著不走打著倒退。
所謂的聯邦製,也正是這個幫派幾十年前夢寐以求的崇高目標。
滿清倒台之後,共計十四省宣告獨立,當時對未來國號尚無一致意見,其中四川、廣西、貴州均以“大漢”為國號;貴州稱“大漢聯邦”;滬軍都督府采用的英文國號為“United Provinces of China”。
之後十年間“聯省自治”的呼聲在中國不斷。
那個幫派成立後,在1922年招開第二次全國會議時明確提出用聯邦製,統一中國本部、蒙、藏、回疆,建立中華聯邦。
1945幫會間談判,該幫派明確要求國家實行聯邦製,各省可以製定省憲法,總統由各省議會聯合選舉產生。
也許永遠都是是屁股決定腦袋。
所以孫一很害怕,害怕他以後做大了也會那樣,所以急匆匆地在自己還弱小的情況下趕緊把這件事定下來。
溫木作聽了個雲裏霧裏,直說塔布囊說怎麼辦就怎麼辦。
孫一連連擺手:“千萬別指望我!我五穀不分六畜不辨,你還是回去和大夥商量商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