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被子植物——走向繁榮(7)(1 / 3)

那麼,讓我們先回到現實的已知世界來吧,認識一些奇異的捕蟲植物。

豬籠草是豬籠草科植物的總稱,是著名的熱帶食蟲植物。所有的豬籠草都擁有一副獨特的吸取營養的器官——捕蟲囊,捕蟲囊呈圓筒形,下半部稍膨大,因狀如豬籠,故稱豬籠草。豬籠草因為不從土壤中直接攝取和製造維持生命所需的營養物質,而依靠捕捉昆蟲等小動物來謀生,故被稱為食蟲植物。

豬籠草的捕蟲囊內有蜜腺,能分泌蜜汁引誘昆蟲,昆蟲進入捕蟲囊後,囊蓋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合上。事實上捕蟲囊的囊蓋是經常打開的,囊蓋的主要用途是引誘昆蟲,由於捕蟲囊的囊口內壁很光滑,所以能防止昆蟲爬出。捕蟲囊下半部的內側囊壁稍厚,並有很多消化腺,這些腺體能分泌出稍帶黏性的消化液儲存在囊底,這些消化液呈酸性,具有消化昆蟲的能力。

此外,還有一種與豬籠草同樣著名,也具有捕蟲能力的植物——茅膏菜。

茅膏菜也稱石龍牙草,屬茅膏菜科,為多年生的柔弱小型草本植物,高隻有6~25厘米。葉片彎月形,橫徑約5毫米,基部呈凹狀,邊緣及葉麵有多數腺毛,能夠分泌黏液,當昆蟲停落在葉麵時,即會被黏液粘住,而腺毛又極敏感,有物觸及,便會向內和向下運動,將昆蟲緊壓於葉麵。當昆蟲逐漸被腺毛分泌的蛋白質分解酶消化後,腺毛重新張開,再次分泌黏液,因此,人們常會在它的葉片上見到昆蟲的軀殼。

胎生植物

“胎生”似乎隻存在於動物界中,要說植物也有胎生的,恐怕很多人都會大惑不解:植物不都是由受精卵開始,逐漸發育成種子,之後種子在土中逐漸長成成熟植株的嗎?其實不然,植物界中也有胎生的種類。

一些紅樹科植物(如紅海欖、木欖、秋茄)的果實在離開母樹前就是從母株吸取養分,生長發育成綠色的棒狀胚軸,並利用胚軸上的皮孔換氣。

紅樹科植物在全球共有60餘個品種,如蠟燭果、秋茄樹、木欖、海漆、欖李、海欖雌和銀葉樹等。紅樹便是其中的一種。

紅樹多為喬木或灌木,高2~4米,有支柱根。紅樹每年春、秋季開花,聚傘花序,兩朵花並生於小枝上已落葉的葉腋位置。一棵紅樹花謝了以後,能結出300多個果實。果實細而長,長度一般在20厘米以上。

每個果實中含有一粒種子。紅樹的種子為綠紫色,長20~40厘米。

紅樹的棲息地多數為極度缺氧的高鹽度沼澤區。海灘上每天都漲潮和退潮,紅樹們幾乎時時都要忍受著鹹澀海水的衝擊,因此紅樹植物的種子難以有穩定的萌發環境,又缺少種子發芽必需的氧氣,因此隻有進化出胎生繁殖能力的植株才有可能保證其在環境惡劣的海岸生存。

此外,紅樹龐大的支柱根也讓紅樹在適應海灘生活方麵表現出色。一條條支柱根從樹枝上生出,直插入海灘的淤泥中,全力支撐著濃密的樹冠,成為抵禦風浪的穩固支架,它們裸露在空氣中的部分則吸收著空氣中的氧氣和水分等,為植株提供寶貴的水分和養料。

就是靠著這些特殊的本領,紅樹在海灘上頑強地生活著。漲潮時,紅樹的樹幹全被海水淹沒,樹冠在水麵上蕩漾;退潮後,一棵棵紅樹重又挺立在海灘上,形成了海灘上的奇特景觀。它們聚成叢林,護堤、防風、防浪,保護著沿海農田不受海浪或大風的襲擊,形成一道道堅不可摧的銅牆鐵壁。而且它們那些縱橫交錯的支柱根,擋住了陸上衝來的泥土,加速了海灘淤泥的沉積,使海岸不斷向大海延伸,所以紅樹林還是有名的造陸先鋒呢!

聰明的植物會偽裝——擬態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