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千辛萬苦找小孩 心生悲涼上天山(2 / 3)

“那個老師是誰呀?在哪裏呀?”趙亮滿懷希望。

“就是一個軍屬,現在已經隨軍了。誰知道到哪裏去了。”劉婆婆一席話,說的趙亮十分失望。

不料,劉婆婆想了一會,又說:“不急,不忙走。我想起來了,抱孩子的那個人,好像是是高新區蔬菜隊的。”

有了這個線索,趙亮十分開心。連聲道謝,急急忙忙趕回報社寫稿。

次日的大鳥生活報,推出了重磅新聞,頭版通欄醒目標題是《望望,你在哪裏?》看點照片是白素瓊的悲苦流淚照,極具衝擊力。第二版是白素瓊哭訴尋找孩子的過程,配著小望望的大圖片。第三版是記者尋訪的過程,配著派出所的圖片。一時間,辦公室熱線電話不斷,市民爭相打進電話,表示同情和聲援。有的哭泣著說,一定要找到孩子,有的對派出所的行徑表示了極大的氣憤,有的要給白素瓊捐款。還有的提供有關孩子下落的線索。

營銷部門反饋,零售攤點的報紙,當天上午就賣完了。報販找到發行部門,詢問是否有追蹤報道,如果有,預訂量翻倍!

因為大鳥生活報每一次重點報道,都會給市場帶來極大的震撼,讀者已經形成習慣,看生活報的追蹤報道。陳中當即決定,次日加印5萬份報紙,用於零售。

采訪部門成立了專題采訪組,落實每一條線索,采訪任何一個打進電話的人,特別是那些要資助白素瓊的人。一路記者出發采訪律師,重點了解派出所該負什麼責任?

趙亮按照安排,來到高新區蔬菜隊采訪。路上接到兩個傳呼,不得已下車找公用電話回了。一個是楊勤的,說是晚上請吃飯。另外一個是梁芷的,說是要到天山去,要他不要擔憂。

高新區蔬菜隊前兩年還是種蔬菜的,其實就是農民,卻有市民的身份。這兩年開發高新區,土地被用於建設工廠。沒有地種蔬菜了,他們拿到安置款,進了樓房,過起來真正城裏人的生活。工作卻沒有安排,於是在安置房養豬養雞養狗,弄得不倫不類,城管還不敢管,一管就鬧著要安排工作,所以避得遠遠的。

雖然烏煙瘴氣,臭氣難聞,但蔬菜隊的人不以為意,習慣成自然。一般的城裏人到蔬菜隊的安置區,肯定眉頭皺個不停,趙亮卻對此十分熟悉,甚至有親切的感覺。

在暖暖的太陽下麵,花台邊上有兩隻貓,都是純白的毛,亮亮的眼睛,相互溫情脈脈地注視著,你一聲我一聲鳴叫,像在互訴衷腸,趙亮停下腳步,看得呆了,那一刻,他想到了梁芷,他真擔心梁芷在外麵受到什麼委屈。這樣發了一會呆,好一陣才醒悟過來,自我解嘲似地笑了一下,覺得自己太多情了。

他看到操場邊上有一群人圍在一起,原來是在打麻將,看得人比打的人多,一個個拿著大大的茶壺,鬧哄哄的。輸了就怪旁邊插嘴的,有人就威脅不要出主意,可是看牌的人總是按耐不住,總要指指點點,於是吵鬧不斷。熱熱鬧鬧的,搞得趙亮沒有機會插嘴。

好容易等他們歇氣的時候,有的去上廁所,有的去添水。這時趙亮瞅準一個眉眼看起來善良的人,正要提問的時候,突然旁邊一個安靜看報的老頭喊起來:“快看,快看,這份報紙有意思。”

“啥子報紙麼?我們也看不清楚!”有人就說,“老熊,你說一下麼!”

老熊說:“劉莽子,你沒有長眼睛嗦,要我讀給你聽,我是你秘書?”

“媽喲,不說就不說,廢話一大堆,你以為我當真看不到。”劉莽子不服氣,扯過報紙展開看。

一下子報紙就傳開了。

“這不是那個小孩嗎?”劉莽子嚷起來。

“真的是!原來是從派出所抱來的,瞞得結結實實的。”大夥兒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

趙亮按耐不住喜悅問:“是哪一家呀?”

老頭們突然發覺有一個陌生小夥子,便不再開腔。

趙亮索性公開身份,把記者證拿出來,說:“我是大鳥生活報的,我想你們都是我們忠實的讀者,都喜愛我們的報紙,我們是為老百姓說話的,你們也要幫助我們哦。”